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精确放疗中加速器治疗床旋转准确性和精准度的调整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24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结合患者计划剂量分布效果和剂量误差总结切实有效的加速器治疗床精准旋转的维护对策。
结果所有患者计划剂量分布满意,剂量误差范围为在-3%至3%。
结论在放疗过程中运用转床技术可优化精确放疗方案,确保加速器治疗床旋转的准确性和精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确放疗;转床技术;旋转精度;准确性
本文引用格式:刘常鸣,宋志恒.精确放疗中加速器治疗床旋转的准确性和精度控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6):230.
0引言
精确放疗技术凭借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等优势逐步成为放疗中心应用最为普遍的技术方案,尽管该技术方案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因其依靠高剂量外围陡峭剂量降梯发挥作用,因此如何确保高剂量、高精度、高疗效和低损伤一直是现代放疗领域研究的重点,也是制约该项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棘手问题。
事实上,理想的剂量分布的实现有赖于治疗床的合理旋转[1],现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体会将精确放疗中加速器治疗床旋转准确性和精度的维护对策总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样本均为2015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放疗肿瘤患者,24例入选者中男女比例为2:1,年龄为57-70岁,中位数为64岁,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3例,宫颈癌5例,肺癌9例,胃癌7例。
1.2医疗设备
本研究所用医疗设备包括加速器(SIEMENS ARTISTE)、精确放疗床、摆位辅助器、基础环、适配器等。
1.3方法
因现用加速器和放疗床的旋转轴偏移量较高,且在实操过程中受床旋转盘细小变化影响,床旋转轴仍有偏离机器等中心点的可能,加之受患者体重、机器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床旋转轴偏离角度仍有加剧风险[2],因此需要研究在精确放疗过程中确保治疗床旋转准确性和精度的对策。
具体方法如下:
①摆位。按照CT扫描机定位要求摆放患者头位,确保患者头部固定于基础环内后,将摆位辅助器即摆位框架按照规范装置完毕,合格实际调整加速器治疗床纵横方向位置以及高度,尽量使机器等中心与肿瘤靶向区中心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②调位。按照侧壁竖直激光面与拓能治疗床纵向相互垂直的标准调整安放于加速器治疗床上的拓能治疗床位置,适当拧转四角升降螺钉,确保拓能治疗床以及摆位框架均处于水平状态。
同时,通过升降法以及纵横移动法将加速器治疗床的位置予以调整,确保激光与摆位框架上计划系统输出的等中心框架坐标参数相符[3],确认到位后在计划设计方案中重合机器与靶区等中心点。
③标记。在摆位框架不予撤除的前提下,顺沿激光线水平方位在头部面罩/皮肤两侧分别粘贴医用胶带,并借助细线钢笔在胶带上将激光水平线准确标注,以零度标准调整机架角度,并将光野打开,准确标记头部面罩/皮肤上加速器光野十字叉丝的投影以及十字叉丝的相交点,标记时联合使用医用胶带和细线钢笔。
其中,十字叉丝的相交点即为枪靶方向竖直与侧壁竖直激光面投影的交叉点,因而在实际操作中若无任何物体遮挡激光,便可直接用细线钢笔画下激光点的交叉点。不难看出,两侧勾画激光水平线即是肿瘤等中心所在水平面,且两线交叉点竖直方向便是肿瘤中心所通过的位置,从理论上讲,治疗床旋转轴线便是肿瘤中心与交叉点的连线,因此床角的变化理论上并不会对通过机器的等中心点位置产生影响。
④调重。将摆位框架撤除后,标记于头部面罩/皮肤的水平记号线距离激光水平线约1mm(上移),同时有轻微的倾斜夹角形成,此时需向下拧紧螺钉,降低治疗床水平位置,再次重合水平激光线与水平记号线。
另外,稍稍调整加速器治疗床,确保机架角仍维持零度且十字交叉丝记号与投影点仍重合为一体,以便维持肿瘤中心点与机器等中心点的重合。
⑤转床。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转床,当按照实际需求调整床的角度后,应再次确认水平激光线与头位两侧的水平标记线的重合,尝试升降螺钉等方式确保二者重合。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还应考虑机器磨损,患者体重等影响因素。
本院现用加速器治疗床存在磨损,治疗患者体重过重时,在床角零度和九十度方向,水平线便会存在2mm的偏离,且四周均有倾斜角。因而,于床一侧施加向推力时,便会有纵向/横向的位移,位移距离约为1mm,且受床旋转盘形变影响,水平面会内向位移约3mm,这便会导致中心总位移量达到3.6mm,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此时可通过纵横向移动治疗床,恢复叉丝记号与激光交叉点的重合状态,亦可设置零度机架角,将光野打开,再次重合十字叉丝于头部面罩/皮肤上的投影与叉丝标记线重合,并确认水平标记线与水平激光线重合。
确认无误后应通过摄片验证,反复调试无误便可开始首次治疗,并在后续治疗前均按以上调整方案进行调试,以免胶带萎缩移位或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危险误差。
2结果
所有患者在精准转床技术的支持下均获得满意的计划剂量分布效果,且参考点交界面实测剂量与处方剂量误差在-3%至3%之间。
3讨论
精确放疗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适形放射以及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等,其中转床技术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方案发挥剂量梯度骤降这一“刀”效的保障,是适形放射治疗方案实现高适形效果的基础,也是野与野无缝衔接的必要条件。
可以说,转床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是放疗史的一大进步,而如何确保转床的准确性和精度,是充分发挥转床技术优势的前提。
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若操作者发现叉丝记号与机架呈零度角时,而投影偏移量接近3mm则可视为危险偏差,此时则需要运用转床技术反复验证,且床负重与不负重状态下转轴是否通过等中心并不能明确,因为负重大小直接影响偏差。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转床技术有效保证了精确放疗中理想的剂量分布状态和质量,其中剂量误差范围控制在-3%至3%之间。
由此表明,在放疗过程中运用转床技术可优化精确放疗方案,确保加速器治疗床旋转的准确性和精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颜红兵.IGRT放疗加速器配合相配套设备对提高放疗精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1):25-26.
[2]马翔,花威.提高放疗质量的解决方案[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6,40(06):461-463.
[3]郭峰,钟辉,祁志军,等.IGRT对肺部恶性肿瘤精确放疗时摆位误差及摆位外扩边界值的影响[J].癌症进展,2018,16(06):770-7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