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探索远程开放教育以社区为背景开展护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方法 随机抽取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院 2014 年秋选修社区护理学课程护理本科学员 59 人,作为对照组,2015 年春选修社区护理学课程护理本科学员 40 人为实践组。实践组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社区护理实践,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理论授课,通过问卷调查和综合成绩考核进行教学效果分析。结果 经过社区卫生实践,对照组和实践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的比例, 分别为 8.47% 和 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且实践组不再有不及格现象。在实践考核成绩中, 对照组成绩优、良、中、不及格的构成比分别为 16.94%、23.72%、44.06%、15.25%,实践组分别为 50.00%、45.00%、5.00%、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508,P< 0.001)。同时,社区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护理实践技能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社区护理实践是培养学员综合护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社区;远程教育;护理实践教学;研究
李亚敏 , 白亚鹏, 杨玲霞. 基于社区环境下的远程开放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0引言
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是指学习者在远程开放学习过程中,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完成练习、实验、实习等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在中国,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开展对于实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工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化社会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难点。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电大的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在试点工作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也大大滞后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在护理教育资源有限而社会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护理实践教育,是培养学员综合素质、提高护理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2009 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方案的颁布,使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社区和家庭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场所,为了让学生了解社区,熟悉家庭,了解社会的弱势人群,并对人群主要健康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和评价,学生必须积极进行护理实践 [1-2]。何国平等 [3] 提出社区护理教学要走进社区,就必须打破社区护理教学实践环节拘泥于教室或实验室的形式。
开放教育的课程实践教学,能够针对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现状,采用多种方式,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对远程教育的影响。这种理论与实际结合又服务于实践的教学模式正是我们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符合远程教育的特点,开拓了远程开放教育的一条新路 [4]。为此,本文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院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利用社区为辅助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评估学生的收获, 了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影响,分析居民的反应,探讨学生参与社区卫生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学院 2014年秋选修社区护理学课程护理本科学员 59 人,作为对照组,2015 年春选修社区护理学课程护理本科学员 40 人为试验组。
两组年龄 20.0-28.5 岁,已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的学习,正在学习护理心理学、急救护理、传染病护理学、健康教育等课程。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学历、入学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远程教育模式的方法,即面授多媒体教学,网上答疑,重点难点分析以及视频教学,同时通过 QQ 和e-mail 形式和学员进行课程的探讨, 仅安排理论学习,不进行课程实践环节。实践组学员除了理论学习之外,利用社区为辅助教学手段,在社区开展课程的教学环节,为辖区居民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护理; 慢性病管理,建立家庭档案,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及特殊人群健康管理等全面的公共卫生服务。
1.2.1试验组课程实践安排。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所属社区点含光二社区为实践教育基地,实践组活动时间由带教老师与社区负责人协商,在教学过程中安排 4 次以上社区为主的实践教学活动,一次 6 学时,共计 24 学时。带教教师和社区负责人根据双方需求,结合护理教学要求,制定社区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的活动方案和计划。根据教学安排将实践组学员分成小组,以 5 人一小组,共 8 组,以便于评价与考核。
1.2.2实践教学内容。
①社区家访:在社区护理实践中,要求每位护生制订 1 份
社区家访计划及方案,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至少 2 次社区家访活动。指导护生在家访中充分运用沟通的方法与技巧,社区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基本情况,综合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提出现存的健康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措施,实施措施,以达到促进社区家庭健康的目的。
②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教室举办慢性病健康教育讲座 ( 内容主要涉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家庭保健以及颈腰腿痛的康复锻炼,由社区带教教师向社区患者发放讲座通知并邀请相关人员,学校教师和各小组学生共同进行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指导学生查阅疾病健康教育资料, 制作讲座的幻灯片和健康教育手册,并在健康教育活动完成之后以知识问答的形式进行评价 [5]。
1.2.3考核方式。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实践考核主要安排在学期末,组织学生参与一次社区卫生服务活动(包括制定宣传资料,进行健康教育活动,与社区居民沟通等)来评定两组学员的综合能力,
①学习成绩评定:考核时间均选择两组学员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试卷内容完全相同,考试时间为 1.5h。理论课的考题由学校题库抽取命题,与历次考题的难易程度相当。成绩按百分计分,再划分成 4 个等级,等级标准:优秀: 90-100 分;良好:80-89 分;中等:60-79 分;不及格:0-59 分。社区实践考核成绩,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和带教老师依照学校统一印制的评分标准,分别打分,取其平均值。
②学生实践满意度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学员针对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环节开展社区实践的这种教学形式的满意度,问卷内容包括实践教学时数比例、实践活动内容设计、社区见习效果及综合能力考核形式等方面。
1.3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剔除不完整的问卷,将有效问卷及学生成绩采用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情况。学员问卷,分二次共发放份,收回 198 份, 回收率达到 100%,资料完整的 190 份,占 98.91%。
2.2社区实践活动对学员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的影响。社区实践活动,对学员的理论成绩有一定的影响。表 1 显示, 实践组和对照组相比,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为 28.36%, 51.23%,明显高出对照组。及格率方面,对照组比实践组高,主要由于实践组的不及格人数为 0,学员的成绩大多集中在优秀和良好上。由表 2,实践组优于对照组,实践考核成绩实践组的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 33.6% 和21.28%,这说明通过实践活动后,学员社区基本技术操作能 力方面有所提高。
2.3社区实践活动对学员综合能力的影响。从综合考核成绩方面比较,实验组学员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见表 4。实验组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沟通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工作责任感均高于对照组。
2.4学员对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满意度。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对社区护理实践活动的满意程度,从实践教学安排上,大多数学员较满意,不满意仅占 2.00%。但从实践教学时数比和见习效果方面,学员不满意度较高,分别达到21.2% 和 26.3%,这一点说明了学员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期望, 因此应加大实践环节实施的力度。
3讨论
社区是使学生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由表 3 可以看出,
通过带教老师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总体打分,实践组的各项观察指标都比对照组高。也反映出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通过家庭访视护理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贯穿于社区护理实践中,使其亲身感受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家庭和社会人文问题,在家访过程中,护生要设法与被访病人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就必须积极思考如何动口、动手,注意基本的社交礼仪,尊重个人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 并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社区护理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学生明白自己进行健康教育的对象是真实的社区人群,为了保证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主动查阅书籍及文献,积极请教社区护理教师,认真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手册。在通过社区家访后,指导学生开展社区健康档案建立,同时要求每人编写一个常见病或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