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钛夹联合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70 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组使用钛夹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息肉切除成功率、手术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息肉切除成功率为 97.1%(34/35),对照组息肉切除成功率为 82.9%(29/3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夹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息肉切除效果与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钛夹;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结肠息肉;并发症
结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导致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癌变 [1]。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案,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手术是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其可彻底切除病灶,但切除深度难以把握,发生出血、穿孔的风险较高 [2]。研究报道,使用钛夹辅助切除息肉可降低穿孔的发生风险,减少出血量 [3]。本文观察钛夹联合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70 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结肠息肉诊断标准 [4];病理学检查为良性病变;保守治疗无效。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合并严重高血压者;既往有肠道手术史;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观察组:男 20 例,女15 例; 年龄 26~76 岁, 平均(42.6±5.7) 岁; 炎性息肉 23 例,腺瘤样息肉 12 例;息肉数量 1~5 个, 平均(3.1±1.2)个。对照组:男 21 例,女 14 例; 年龄 25~77 岁, 平均(42.7±5.5) 岁; 炎性息肉22 例,腺瘤样息肉 13 例;息肉数量 1~6 个,平均(3.2±1.1)个。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前禁食 8 h,常规清洁肠道,患者取左侧卧位,静脉滴注丙泊酚镇静,将电子肠镜置入回盲部,边退镜边观察息肉大小、形态,将高频电凝手术器械(杭州鼎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10428)调至电切模式,直径 <0.5 cm 的扁平息肉及带蒂息肉直接切除,直径 >0.5 cm 的扁平息肉,在根部注射生理盐水使其隆起,使用圈套器套住息肉后电切,较大的息肉可分次切除,用双极电凝刀对创面进行止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退镜, 结束手术。术后禁食 24 h,给予抗生素治疗 3 d。观察患者排便、血压情况,发现出血及时处理。
观察组使用钛夹联合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前准备同对照组,在内镜下观察息肉大小、形态,经活检通道置入钛夹(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国械注准 20153010959),对带蒂息肉在基部放置钛夹,扁平息肉注射生理盐水使之隆起, 使用圈套器套住息肉后放置钛夹,用高频电凝刀切除息肉,然后使用钛夹夹闭创面出血点。术后处理同对照组,创面愈合后钛夹可自动脱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息肉切除成功率。术后 7 d 进行内镜检查,创面愈合良好且无息肉残留为切除成功。(2)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水平,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3)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息肉切除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息肉切除成功率为 97.1%(34/35),对照组切除成功率为82.9%(29/3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0,P=0.11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7%(2/35),低于对照组的 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结肠息肉是从黏膜表面突出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多为良性,但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较大的息肉需要及时手术切除 [5]。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息肉的常用方法,其借助高频电流发射器产生的切割电流快速切除息肉,并通过凝固电流加热创面,使组织凝固,实现止血目的 [6]。但是切割时电凝时间过长、电切功率过大均可能导致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7]。
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内镜下使用钛夹辅助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效果较理想,一方面使用钛夹夹住息肉基部可避免切除深度过深,降低穿孔、出血发生风险;另一方面切除后用钛夹夹闭血管进行止血,不会灼伤组织,可降低出血、穿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电凝止血高,还能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使用钛夹辅助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安全性较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息肉切除成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两组均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术,在确保息肉切除后方可结束手术,因此切除成功率相当, 但借助钛夹夹闭息肉蒂部,不仅能减少出血量,还能使息肉易于切除,从而缩短手术时间。
综上所述,钛夹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息肉切除效果与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刘美静 .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0):6-7.
[2]辛郑 . 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辽宁医学杂志,2020,34(4):22-24.
[3]吴霞,龙再菊 .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联合金属钛夹在大肠息肉电切术中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8):115-116.
[4]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715.
[5]穆振斌,侯玉梅,孙秋明,等 . 11 例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镜下止血治疗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7):137-138.
[6]傅亮,肖波,吴曦,等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凝电切术及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比较研究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9):3759-3762.
[7]张晓慧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7):1076-1078.
[8]阮晖,徐小琼 . 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应用钛夹预防迟发性出血临床观察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1):1287- 12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