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1-04 10:38: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心肌病(DC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84 例 DCM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 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 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 水平,血清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 NP)、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治疗后 3 个月再入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
疗总有效率为 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 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E/Em、NT-proBNP、PⅢ NP、hs-CRP、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再入院率为 7.14%(3/42),低于对照组的 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DCM 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炎性因子水平及再入院率, 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芪苈强心胶囊;阿托伐他汀;心功能;炎性因子

0  引言

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的概率较高,早期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室肌扩大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下降,病情持续进展可导致心力衰竭 [1]。糖尿病心肌病(DCM)主要采用降糖、强心等常规药物治疗, 但效果不明显。阿托伐他汀为调脂药物,能通过改善糖脂代谢,减轻高血糖和炎症反应对心肌的损伤, 从而改善心功能 [2]。中医辨证治疗对 DCM 患者有独特疗效,芪苈强心胶囊是一种具有抗心力衰竭作用的中成药,近年来被用于治疗继发性心肌病 [3]。本文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DCM 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84 例 DCM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 2 型糖尿病、继发性心肌病相关诊断标准 [4-5];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扩大伴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糖尿病病程≥ 5 年。排除标准: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其他心脏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男 23 例,女 19 例;年龄 56~78 岁, 平均(67.03±5.12) 岁;糖尿病病程 5~20 年,平均(10.36±2.08)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 29 例,Ⅲ 级 13 例;基础疾病:高血压 16 例,高脂血症 13 例。观察组男 24 例,女 18 例;年龄 56~78 岁,平均(68.11±4.79)岁;糖尿病病程 6~20 年,平均(11.05±2.18)年;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 27 例, Ⅲ级 15 例;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 14 例,高脂血
症 1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降压,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 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抗心衰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Lek Pharmaceuticals d.d.,国药准字H20140867,10 mg) 睡前口服,20~40 mg/ 次,1 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40141,0.3 g)治疗,1.2g/ 次,3 次 /d。两组均持续治疗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NYHA 心功能分级改善≥ 2 级或恢复至Ⅰ级;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分级改善 1 级;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 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血清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 Ⅲ NP)、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 离心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PⅢ NP 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hs-CRP、IL-6 水平,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 NT-proBNP 水平。(4) 比较两组治疗后3 个月再入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入院标准:出院后因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再次入院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 80.95%(34/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LVEF、LVEDD、E/Em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LVEF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VEDD、E/Em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血清 NT-proBNP、P Ⅲ NP、hs-CRP、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 3 个月, 观察组再入院率为 7.14%(3/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9, P=0.019)。

3  讨论

高血糖可引起心脏血管病变、心肌代谢紊乱、心肌纤维化,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研究报道,DCM 患者常伴随血脂水平升高、血液高凝、心脏微血管血栓等症状,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降低血脂水平,抑制体内炎症反应,还能有效阻止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6]。但是单用西药治疗对部分患者效果有限。

中医中无 DCM 记载,根据其症状、体征,临床将其归属为“消渴病”并发“心痛病”“胸痹” 范畴,认为毒瘀蕴结、毒损心络为其致病原因,治疗应以益气滋阴、活血解毒为主 [7]。芪苈强心胶囊由黄芪、附子、丹参、人参、泽泻、葶苈子、陈皮、红花、香加皮、玉竹、桂枝等多种中药制成, 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尿消肿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 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VEDD、E/Em 水平及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DCM 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心功能,减轻心室重构,降低再入院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NT- proBNP、P Ⅲ NP、hs-CRP、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NT-proBNP 水平可有效反映患者心肌损伤程度,PⅢ NP 为心肌胶原蛋白产物,可反映心肌纤维化水平,是评估心肌重构的重要检测指标。而 hs-CRP、IL-6 水平为炎性因子,与高血糖导致的心血管损伤有关。芪苈强心胶囊中多种成分具有
抗炎、保护心血管的效果,例如黄芪具有降糖、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人参中人参皂苷能减轻心肌线粒体损伤,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9]。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减轻炎性因子造成的心血管损伤,从而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期间, 两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表明这两种药物安全性均较好。

综上所述,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DCM 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炎性因子水平及再入院率,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郭艳璞 . 芪苈强心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 [J]. 心理月刊,2020,15(3):178.
[2]王月华,赵芳霞,王雪利,等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脂、心脏舒张功能等的影响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1):46-50.
[3]裴喜娥,校彩娜 . 芪苈强心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临床干预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 116.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5]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 2017[J].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2017,1(2):65-86.
[6]王月华,赵芳霞,王雪利,等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J]. 河北医药, 2018,40(5):663-667.
[7]叶婷,樊蓉,牛世煜,等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7):1008- 1010.
[8]陈要起,穆金兴,陈洪波,等 . 芪苈强心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J]. 海南医学,2017,28(7):1064- 1067.
[9]王贞贞,赵泉霖,宋亚一,等 .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心肌病进展 [J]. 中国中医急症,2020,29(4):728-7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3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