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15 09:33: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70 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应对方式、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疾病应对方式评分,降低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提高认知功能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帕金森;疾病应对方式;认知功能;睡眠质量

0  引言

帕金森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1]。既往临床采用常规护理,但护理方法过于经验化,心理护理效果不佳。积极心理学是以人文为取向,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感受愉悦、责任及意义的能力。本文观察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1 月至 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 70 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综合检查确诊,符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帕金森标准 [2];帕金森病 Hoedhn-Yahr 分期≤ 2 期。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等其他脏器疾病者;伴呼吸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者;继发帕金森严重并发症,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访谈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 160824)。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45~73 岁, 平均(61.28±4.52) 岁; 病程 3~24 个月, 平均(13.85±2.73)个月;学历:小学 13 例,中学 17例,高中及以上 5 例。观察组:男 18 例,女 17 例; 年龄 45~72 岁,平均(62.08±4.49)岁;病程 3~26 个月,平均(14.29±2.80)个月;学历:小学 10 例,中学 19 例,高中及以上 6 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基本讲述帕金森发病机制、发病原因,进行个体化护理及生活自理干预,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多沟通、交流,树立健康保健知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1)认知疗法。评估患者非理性信念、认知程度及情绪思维,通过引导性沟通、互动性交流,了解患者负性情绪出现原因。组织健康讲座、病友交流会、健康沙龙、读书活动等,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共同学习健康知识,逐渐引导患者发现自己对疾病的错误认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2)实践感恩。要求患者在每天入睡前思考并回忆自己经历的需要感恩及感到幸运的三件事情,并进行记录;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肯定, 以此增加患者的幸福感。(3)运用优势。评估患者自身优势,比如喜欢唱歌、热爱看书的患者,以此定期举办轻松简单的读书活动、音乐活动等,增加患者的团结合作能力及记忆能力,提高患者的自我认同感及自豪感。(4)克服消极情绪。嘱患者每天记日记,填写每天不开心事件及原因,需进行自我剖析,分析消极想法产生的原因。鼓励患者写下让自己感受到幸福的事情,每天翻阅,发现自身生活中遇到的美好事情。(5)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属需要密切陪伴患者,避免在患者睡眠时间进行医疗操作、走动等,睡前半小时用热水泡脚,促进睡眠。

两组均连续护理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价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 [3],该量表包括面对(8~32 分)、回避(7~28 分)、屈服(5~20 分)三个维度,分值越高, 应对方式越好。(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 [4],该量表包括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等 8 个认知领域的 11 个检查项目,总分 30 分,评分与认知功能呈正比。(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进行评价,总分21 分, 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疾病应对方式比较 护理前, 两组面对、回避、屈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面对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回避和屈服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Mo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MoC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PSQI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3。

\

3  讨论

帕金森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使其产生悲观绝望的感觉,进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会诱发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5]。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生活中的积极因素,重视患者主观幸福感、力量等, 注重患者的生存、发展,以此发挥潜能 [6]。患者采取积极心理学护理时,需强调患者人性积极的情感体验,运用各种积极情绪体验提高患者积极、乐观的情绪 [7];基于积极心理学护理可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与勇气,并通过从日常生活事件、日常生活行为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患者的疾病应对能力及认知功能 [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面对评分和 MoC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和 PSQI 评分均低于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可挖掘患者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使患者在逆境中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使患者勇于面对疾病;同时运用各种积极情绪体验培养患者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建立规律的活动表及休息时间表,以此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使其有足够的精力去参加各项康复活动,提高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疾病应对方式评分,降低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提高认知功能评分, 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刘红梅,赵蓓,刘小玲,等 . 积极心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3):470-47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 428-433.
[3]朱宇航,郭继志,罗盛,等 .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J]. 中国卫生统计,2016,33(4): 660-664.
[4]张婷,袁良津,唐向阳,等 . P300 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帕金森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J]. 安徽医药,2016, 20(12):2304-2306.
[5]张燕,张玉洁,陆洁,等 .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神经心理学特征分析 [J]. 新疆医学,2018,48(5):475-477.
[6]张小云 . 积极心理支持护理改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J]. 中国民间疗法,2017,25(10):94-95.
[7]葛小丽,胡梦丽 . 人文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海南医学,2019,30(3):402-406.
[8]白延丽,顾立学,张锦英 . 心灵的力量: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 [J]. 医学与哲学,2016,37(14):66-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