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健脾理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09 10:25: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理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00 例 IBS-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化 IBS-C 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理肠汤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 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肠易激综合征专用生存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标准化 IBS-C 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健脾理肠汤治疗,可提高 IBS-C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 IBS-QOL 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标准化 IBS-C 治疗方案。

【关键词】 健脾理肠汤;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

0  引言

肠易激综合征(IBS)可根据患者异常排便习惯分为 4 个亚型:便秘型 IBS(IBS-C)、腹泻型 IBS(IBS-D)、混合型 IBS(IBS-M)、不定型IBS(IBS-U)[1]。中医学将 IBS 归属于“腹痛”“便秘”范畴,肝郁气滞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以健脾疏肝、理肠通便为主,已知中医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等优势 [2-3]。本文观察健脾理肠汤治疗 IBS-C 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年3 月至 2020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 IBS-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中 IBS-C 诊断标准 [4];存在反复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症状,且排便后腹痛明显改善,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改变;经腹部超声、生化指标检测确诊;病程≥ 3 个月;中医符合《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肝郁气滞证的诊断标准 [5]。排除标准:存在器质性疾病(肿瘤、炎症、溃疡) 者;存在严重原发性疾病、甲亢、乳糖酶缺乏症者; 对本研究用药存在不耐受或过敏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观察组:男 29 例,女 21 例;年龄21~73 岁,平均(48.57±5.42)岁;病程 0.5~6.0 年, 平均(3.41±0.25)年。对照组:男 28 例,女 22 例; 年龄23~75 岁,平均(48.41±5.57)岁;病程0.7~6.0 年, 平均(3.47±0.21)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化 IBS-C 治疗方案治疗,包括限制诱发或加重症状食物、解痉剂、渗透性泻剂、促分泌剂等。同时服用聚卡波非钙片(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09,0.5 g),1 g/ 次,3 次 /d;西沙必利片(山东齐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0853, 5 mg),口服,5 mg/ 次,3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理肠汤治疗。组方:黄芪 20 g,党参、生白术、枳壳、麻子仁、郁李仁、肉苁蓉各 15 g,白芍 12 g,柴胡 10 g,厚朴 9 g。以水煎至 250 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两组连续治疗 2 个疗程(1 个疗程 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6]。疗效指数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 - 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 ×100%。临床痊愈:疗效指数≥ 95%;显效:疗效指数为 70%~94%;有效: 疗效指数为 30%~69%;无效:疗效指数为 <30%。治疗总有效率 =(临床痊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6]。评估症状包括主症(排便不畅、腹痛、腹胀)和次症(胸闷不舒、倦怠乏力、纳差、心烦易怒),主症0~6 分,次症0~3 分,均为4 个等级。0 分为无任何症状, 2 分(1 分)为轻度症状,不影响工作生活;4 分(2 分)为中度症状,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6 分(3分)为重度症状,影响工作及生活。(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专用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估,内容包括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躯体意念、挑食、健康忧虑、社会反应、性行为、人际关系 8 个领域(34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为 1~5 分,总计 34~170 分,分数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差。(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48/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 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IBS-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IBS-QOL 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腹胀、腹泻、皮疹各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00%(3/50);对照组腹胀、腹泻各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00%(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
                              
3  讨论

IBS-C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频率、性状改变等,多数患者伴焦虑、忧郁等情绪, 进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聚卡波非钙片可以在胃酸环境下脱钙形成聚卡波非,保持消化道内的水分,并可调节消化道输送内容物的功能。西沙必利可增加胃部动力,促进胃肠道排空。常规西药治疗存在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多等局限性。

中医学认为肝郁气滞证与肝疏泄、脾胃运化等脏腑功能失调存在密切联系,故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健脾疏肝、理肠通便为主 [7]。健脾理肠汤方出自《本经》,方中黄芪可温养肺气;党参可健脾养血、益肺生津;生白术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柴胡可疏肝解郁、退热;白芍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厚朴可行气消胀、温降散滞;枳壳可化痰消积、健脾开胃;麻子仁可润肠通便、行气利尿;郁李仁可润肠通便、滋养补虚;肉苁蓉可滋养津血、润滑肠道。合方服用,共奏健脾疏肝、润肠通便、行气止痛之功 [8]。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健脾理肠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厚朴、枳壳可促进胃肠蠕动, 柴胡、白芍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9]。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和IBS-QOL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达到协同增效、标本兼治的目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和生命质量,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10]。

综上所述,在西医标准化 IBS-C 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健脾理肠汤治疗,可提高 IBS-C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 IBS-QOL 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标准化 IBS-C 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周军惠,乔敬华 . 理中枳术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 HPA 轴的影响 [J]. 中医药信息,2019,36(6):92-96.
[2]张宏阳,马万千 . 健脾降浊汤治疗脾气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增刊 2):164- 165.
[3]宫临征 . 补中益气汤加减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液学指标及肠敏感度的影响 [J]. 陕西中医,2018,39(1):65-67.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2015 年,上海)[J]. 中华消化杂志,2016,36(5): 299-312.
[5]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中医杂志,2017,58(18):1614-1620.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35-437.
[7]甄春山 . 补中益气汤辨证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光明中医,2017,32(7):988-990.
[8]金丹. 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浅识[J]. 光明中医, 2017,32(5):738-740.
[9]黄旭东 . 升阳益胃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J]. 光明中医,2017,32(18):2602-2604.
[10]付英杰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 60 例临床观察 [J]. 江苏中医药,2016,48(7):42-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