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预见性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5 13:59: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60 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6.66%,低于对照组的 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3.33%,高于对照组的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慢性肺心病;生命质量;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0  引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肺动脉血管与肺组织发生病变导致肺部组织结构和肺功能异常等现象,进而使肺血管阻力增加,同时患者常伴有一系列并发症 [1-2]。患者呼吸功能衰竭使体内血氧含量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且潴留在脑部,在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3]。本文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中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 [4];经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X 线胸片检查等确诊。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者;运动障碍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批准文号:2017 审(10)号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男 19 例,女 11 例;年龄 31~66 岁,平均(59.07±3.83)岁;病程3~10 年,平均(6.07±0.58)年。观察组:男 17 例, 女 13 例;年龄 33~65 岁,平均(58.94±3.91)岁; 病程 4~10 年,平均(6.14±0.6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病情监测、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生活指导等。

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1)并发症预防。①呼吸衰竭: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同时给予持续低流量湿化吸氧。②心力衰竭:患者若频繁咳嗽、痰量增多且呈脓性,且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及时通知医师给予抗感染处理。③肺性脑病: 重视凌晨至 4:00 的病房巡视工作,若有患者出现球结膜充血及眼角处结膜轻度水肿时需考虑是否为肺性脑病发作,并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诊断治疗。④压疮:采用柔软舒适的床垫,至少 2 h 翻身一次, 勤擦拭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可使用气垫床。⑤休克:注意观察患者肤色、口唇及指甲部位是否出现发绀情况,如患者存在面部发白、四肢发冷、盗汗等情况,应绝对卧床休息,做好保暖措施。⑥电解质失衡水肿明显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应用利尿剂者应多食含钾的食物,同时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保证大便通畅。(2)日常生活健康指导。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嘱患者及时增减衣物,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向抽烟的患者说明抽烟的危害,鼓励患者戒烟;平时注意修身养性,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忌生气。(3)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鼓励其说出焦虑的原因和内心的困惑,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列举近期成功治疗案例,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采用音乐疗法、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保持愉快心情。(4)运动锻炼。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以改善心肺功能,可进行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动,15~20 min/ 次,2~3 次 /d。(5)饮食指导。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每日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切忌暴饮暴食,忌生冷和辛辣食物; 严格限制水肿者钠盐摄入;进食时宜采取坐位,细嚼慢咽,防止呛咳。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比较两组护理后简明健康调查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该量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 8 个维度,各维度总分均为 100 分,分越越高生命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该量表共包括 19 个条目,总分 19~95 分。评价标准: 77~95 分为非常满意,58~76 分为满意,39~57 分为一般满意,≤ 38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6%(2/3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后 SF-36 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的并发症较多,其中肺性脑病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可诱发脑出血、脑疝等症状,此外, 当呼吸循环系统受到压迫时,易引发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5]。常规护理多以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和心理疏导为主,易忽视各种并发症的先兆症状,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 [6-7]。

预见性护理是指在患者提出要求和疑虑前,医护人员通过自身工作经验和洞察力,提前估测到可能会发生的不良事件,并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方法 [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F-36 各维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预见性护理中有针对性地给予并发症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加强日常生活指导,促使患者养成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有效规避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 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命质量;心理疏导可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增强其康复信心;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及运动锻炼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利于病情恢复,改善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9-10]。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慢性肺心病患者, 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阿依努尔,贾旭东,陈慧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风险模型的建立及研究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19(18):1940-1943.
[2]朱文生 . 有创 - 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在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6):65-68.
[3]王严仪,肖金玲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J]. 中国临床研究,2018,31(1): 140-142.
[4]王辰, 王建安 . 内科学 [M]. 3 版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129-135.
[5]刘倩,江德鹏 . 安全护理模式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J]. 重庆医学,2019,48(3):483-486.
[6]王秀华,刘婉娟,蔡文燕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4):106-107.
[7]朱建伟 . 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7):3242-3243.
[8]曹萍 . 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3331- 3333.
[9]曹倩 . 预见性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44-646.
[10]薛梅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 80 例护理分析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7):95-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