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乙肝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4 16:35: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462 例乙肝肝硬化并发 SBP 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腹水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 9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 49 株(51.04%),革兰阴性菌 43 株(44.79%);革兰阳性菌以溶血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 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莫西沙星敏感。结论:乙肝肝硬化并发 SBP 患者腹水培养中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

【关键词】 腹水标本;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乙肝;肝硬化;抗菌药物

0  引言

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因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易发生感染 [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主要死因之一 [2]。肝硬化患者 SBP 发生率为 10%~30%, 病死率为 10%~50%[3]。本文分析乙肝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462 例乙肝肝硬化并发SBP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乙肝肝硬化诊断标准 [4] 以及SBP 诊断标准 [5]。排除标准:合并自身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合并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等其他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其中男 284 例, 女 178 例; 年龄 29~68 岁, 平均(53.24±6.75)岁。

1.2  方法 抽取研究对象腹水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行腹水穿刺, 抽取 10 mL 腹水置于血培养瓶,细菌鉴定采用广州千江实验技术有限公司 VITEK-2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器。纸片扩散法行药敏试验,参照 CLSI 标准进行结果判读。质控菌株:阴沟肠杆菌 ATCC7003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1.3  观察指标 (1)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2) 分析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3)分析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462 例乙肝肝硬化并发SBP 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 95 例,阳性率 20.56%(95/462)。共分离出病原菌 96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 49 株(51.04%), 革兰阴性菌 43 株(44.79%), 真菌 4 株(4.17%)。革兰阳性菌以溶血葡萄球菌(12.50%)、科氏葡萄球菌(8.33%)、表皮葡萄球菌(8.33%) 为主, 共占 57.14%(28/49)。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21.88%)、肺炎克雷伯菌(11.46%)为主,共占 74.42%(32/43)。见表 1。

\
                                                          
2.2  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 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耐药率较高;无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出现。见表 2。

\

2.3  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无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莫西沙星耐药菌株出现。见表 3。
                                                                                                                            
\
                                                                         
3  讨论

SBP 是乙肝肝硬化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腹水病原菌培养阳性为 SBP 诊断金标准,临床医师怀疑 SBP 时,应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抽取腹水行病原菌培养,以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6]。已知肝硬化并发 SBP 患者腹水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约占65%~75%[7-8]。本研究结果显示,乙肝肝硬化并发SBP 患者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 49 株(51.04%),革兰阴性菌 43 株(44.79%),与上述文献报道存在差异。

社区获得性、轻中度 SBP 患者,若近期未应用 β- 内酰胺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建议选择三代头孢类菌素单药,未使用过氟喹诺酮类药物者,经验性治疗可选择氟喹诺酮类单药;院内感染、近期使用 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 SBP 患者,建议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 [9]。但由于 SBP 易反复发作,抗菌药物反复、不规范应用,使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峻。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关键在于明确SBP 菌群特点和耐药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以溶血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 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莫西沙星敏感。SBP 患者经验性治疗后,医师应及时根据腹水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乙肝肝硬化并发 SBP 患者腹水培养中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

参考文献

[1]郭爱华,张清,黄鹿,等 . 血清降钙素原和 C 反应蛋白对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预判价值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3):382-384.
[2]肖芳,陈鹏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炎性因子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5):1643-1646.
[3]杨文斌,许剑,刘文,等 .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腔积液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J]. 临床内科杂志,2019,36(2):112-114.
[4]王宇明 . 2012 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成人肝硬化腹水指南》更新版解读与探讨 [J]. 胃肠病学,2014,19(10):577-582.
[5]李光明, 范建高 . 2010 年欧洲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指南解读 [J]. 中国肝脏病杂志: 电子版,2011,3(3):21-23.
[6]霍江波,于淑霞 . 血清 Hs-CRP 与 PCT 联合检测对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8):930-933.
[7]钱静,刘均娟,王瑞,等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8,25(4):371-374.
[8]郑俊福,党燕,于艳华,等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分离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 [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19(2):89-95.
[9]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1):21-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6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