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01 10:49: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S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96 例S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B 组和 C 组各 32 例。三组均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在此基础上,A 组采用小剂量氨溴索治疗,B 组采用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C 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均连续治疗 2 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 [ 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水平、炎性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 PaO2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aCO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 C 组 PaO2 水平高于 A、B 组,PaCO2 水平低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 TNF-α、CRP 和 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 C 组低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 SP 患者,可提高血气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中剂量或小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

【关键词】 重症肺炎;乌司他丁;不同剂量;氨溴索;血气指标;炎性因子

0  引言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肺实质性炎症,从而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1-2]。乌司他丁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不仅可抑制多种蛋白酶及水解酶的活性,还可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 [3]。氨溴索是经典的祛痰药,可帮助患者快速排痰,同时具有一定抗炎作用,但不同剂量氨溴索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4]。本文观察不同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 SP 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本院收治的 96 例 S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 SP 相关诊断标准 [5];经 X 线检查显示多肺叶受累;呼吸频率 >30 次 /min。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批准文号: 伦审 2018(005)号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B 组和C 组各 32 例。A 组男 18 例, 女 14 例;年龄 42~71 岁,平均(60.02±3.25)岁;病程2~11 d,平均(6.16±1.32)d;肺炎类型:细菌性肺炎 19 例,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7 例,病毒性肺炎 4 例,真菌感染性肺炎 2 例;合并高血压 9 例, 糖尿病 4 例。B 组男 16 例,女 16 例;年龄 41~72 岁, 平均(60.28±3.52) 岁; 病程 1~12 d, 平均(6.25±1.34)d; 肺炎类型: 细菌性肺炎 21 例,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5 例,病毒性肺炎 5 例,真菌感染性肺炎 1 例;合并高血压 8 例,糖尿病 3 例。C 组男 17 例, 女 15 例; 年龄 40~72 岁, 平均(60.39±3.41)岁;病程 2~12 d,平均(6.21± 1.28)d;肺炎类型:细菌性肺炎 20 例,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6 例,病毒性肺炎 4 例,真菌感染性肺炎 2 例;合并高血压 9 例,糖尿病 3 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均接受呼吸支持、解痉、补液、营养支持、抗菌 / 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同时取 10 万 IU 注射用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9990134,10 万 IU)溶于 5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 1~2 h, 3 次 /d。在此基础上,A 组给予 15 mg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50,2 mL ∶ 15 mg)静脉滴注,3 次 /d;B 组给予 30 mg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3 次/d; C 组给予 90 mg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3 次/d。三组均连续治疗 2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使用血气分析仪(雷度米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ABL80)检测。(2)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 离心半径 6 cm,3000 r/min 离心 10 min 后取上清,试剂盒由河北博海生物工程开发公司提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水平。(3)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三组 PaO2 和 PaCO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 PaO2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aCO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 C 组 PaO2 水平高于 A、B 组,PaCO2 水平低于 A、B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 组 PaO2 和PaCO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三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三组 TNF-α、CRP 和 IL-6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三组 TNF-α、CRP 和 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 C 组低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 组 TNF-α、CRP 和 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 组出现胃肠道反应 1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13%(1/32);B 组出现胃肠道反应 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25%(2/32);C 组出现胃肠道反应 2 例, 皮疹 1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38%(3/32);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7,P=0.302)。

3  讨论

乌司他丁是一种从尿液中分离出来的糖蛋白, 是一种高效、广谱的酶抑制剂,可抑制溶酶体释放, 稳定溶酶体结构,还可提高组织灌注,改善机体微循环,对机体多种器官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6]。此外,乌司他丁还可抑制白细胞的过度激活,阻断多种细胞因子与白细胞的相互作用,减轻该因素导致的组织损伤以及肺功能损伤 [7-8]。

氨溴索可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防止肺泡萎陷,同时促进纤毛上皮生长及黏膜纤毛运动, 改善呼吸道自洁功能,促使痰液顺利排出 [9-10]。已知炎性因子大量分泌是SP 患者的主要病理表现 [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C 组 PaO2 水平高于 A、B 组,PaCO2、TNF-α、CRP 和 IL-6 水平均低于 A、B 组。分析原因在于,大剂量氨溴索可确保患者肺部达到一定药物浓度,增加呼吸道及肺组织中多种细胞的活性,增强趋化反应,与乌司他丁联用可发挥抗氧化作用,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改善肺呼吸功能[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治疗后 A、B 组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小剂量或常规剂量氨溴索进入机体后均未能达到一定药物浓度,导致临床疗效不佳,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并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 SP 患者可提高血气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
果优于中剂量或小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

参考文献

[1]凡利敏,何翰夫,张意,等 . 发病早期促炎和抗炎性因子检测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转归的关联分析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6):712-715.
[2]王春亚,郭蕾,王小闯,等. 重症肺炎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1):110-113.
[3]胡瑞华 .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2151-2153.
[4]陈亮,卓越,曾宗鼎,等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8):1411-1413.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 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4):255-280.
[6]彭洁,安娜,马骏麒 . 乌司他丁联合抗感染治疗对急性重症肺炎患者全身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23(16):2180-2183.
[7]沙静,杨晓宁,刘哲 . 乌司他丁联合抗生素对急性重症肺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及应激激素分泌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9):911-914.
[8]赵亮,任慧惠 . 抗感染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T 淋巴细胞亚群影响 [J]. 临床误诊误治, 2018,31(11):17-21.
[9]蔡荣 . 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 PCT、CRP 水平的影响 [J]. 河北医学, 2019,25(6):965-969.
[10]樊婷,张云玲 . 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联合红霉素对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疗效研究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6): 1252-1254.
[11]余小平,蒋鹏,夏翠英. 重症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的临床检测意义 [J]. 医学综述,2016,22(15): 3076-3079.
[12]赵军,张小明 . 大剂量氨溴索的治疗效果及其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分析 [J]. 药物生物技术,2020,27(5):429- 4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6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