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价值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3-12 09:55: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 2016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来我院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65 例,回顾性分析不同并发症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65 例患者中出现狭窄 22 例、血栓 17 例、血管扩张 17 例(包括静脉瘤样扩张 8 例、动脉瘤样扩张 7 例、假性动脉瘤 2 例)、盗血综合症 9 例,均具有各自特异的声像图表现。结论 彩超在对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出现并发症的监测应用中不仅具有准确性高、特异性明显的特点,还具有检查及时、操作简便、无创伤性、重复性强、价格低廉等优势,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透析成功率及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

0 引言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脏 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即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的首选方法 [1]。虽然自体动静脉内瘘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认可, 但其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血栓形成、内瘘狭窄、动脉瘤形成、瘤样扩张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血液透析的效果,甚至会导致透析失败 [2]。因此,早期明确并发症的诊断,为临床采取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价值,现将我院收治的 65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抽取在我院长期行血液透析的 65 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男性 37 例,女性 28 例;年龄 37~71 岁,平均年龄 58 岁;原发病为肾小球疾病 21 例,糖尿病肾病 12 例,高血压肾病 11例,痛风性肾病 7 例,多囊肾 6 例,肝病相关性肾炎 4 例,孤立肾红斑狼疮 3 例,紫癜性肾炎 1 例;所有患者均为前臂桡动脉 - 头静脉标准内瘘,其中端侧吻合者 41 例,端端吻合者24 例,物理检查显示内瘘功能均为良好;造瘘时间 3 个月至4.5 年,平均 3.0 年;每周透析 2~3 次,4h/ 次,透析时泵流量 200~260mL/min,透析过程中透析机各项指标监测正常。

\

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7~11MHz。患者均取仰卧位,上肢平放略外展,使内瘘部位充分暴露;首先应用二维超声对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吻合口及头静脉的形态结构及管腔内回声进行扫查,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血流方向及有无充盈缺损,最后应用频谱多普勒对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吻合口、头静脉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进行测量,并在肱动脉分叉以上平直血管测量内瘘血流量参数。

3 结果

65 例患者中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内瘘狭窄的标准(吻合口处内径 <2.5mm;静脉端血管内径 <3.0mm,且较相邻正常段内径减少 50%,PSV>4m/s,流速比值 >2.5;CDFI 显示血管狭窄处呈明显的混叠现象,桡动脉及肱动脉内可出现高阻血流频谱,血流量参数明显减低 [3] 出现狭窄22 例,二维超声检查可于瘘口内探及较大范围的强回声斑和低回声带附着于管壁,导致管腔狭窄,CDFI 可于瘘口处探及五彩镶嵌血流信号,血流明显变细,血流速度增快;出现血栓 17 例,二维超声检查可于血管腔内探及形态多不规则的强回声团或低回声团,CDFI 呈现血流充盈缺失现象;静脉瘤样扩张 8 例,二维超声检查可见静脉端明显扩张;动脉瘤样扩张 7 例,二维超声检查可于瘘口上下方探及血管梭状或囊状扩张,血流呈现湍流现象;假性动脉瘤 2 例,二维超声检查可于血管外探及搏动性血肿,没有动脉壁回声,且合并有血栓形成,CDFI 可于血管腔内探及呈旋转的血流信号,表现为一半为红色而另一半为蓝色,于假性动脉瘤开口位置可探及湍流或高速喷射状血流频谱;盗血综合症 9 例,CDFI 可于血管狭窄处探及五彩镶嵌血流信号,吻合口近端及远端的血流均流向瘘口,透析时内瘘盗用掌弓支流向手部的血流。

\

4 讨论

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是治疗的关键 [4],维护血管通路的功能,保持血管通路的长久使用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式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临床中多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但是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多为年老体、弱者,其血管条件较差,在行动静脉造瘘术后极易出现血栓形成、内瘘狭窄、动脉瘤形成、瘤样扩张等多种多样的并发症,从而影响血液透析的效果。因此,及时监测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维持良好动静脉内瘘通道成为了重中之重。对于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主要检查手段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 血管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5]。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仍是评估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的金标准 [6],虽然检查准确性极高,但是作为有创检查,出现穿刺处血肿、造影剂外渗等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CT 血管造影检查虽然准确性高,创伤性不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但是检查费用较高,且具有辐射性,不能多次重复检查,也不能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 血管成像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具有的检查及时、无需特殊准备、操作简便、无创伤性、无辐射性、重复性强、价格低廉等优势,使其成为了血透患者血管通路常规监测的首选手段 [7]。内瘘血流量是评估内瘘功能的重要指标,作为无创测量内瘘血流量的有效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在内瘘建立后就对内瘘血流量进行监测,为临床对内瘘进行初步判定和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8],有助于对内瘘机能障碍进行预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能够实时观察,而且还能够多角度、多方位监测内瘘通畅情况、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通路形态学改变、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改变等,不仅能够为及时判定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还能够明确病变的位置、范围、大小及程度等,能够为临床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足够的参考信息 [9]。

综上所述,彩超在对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出现并发症的监测应用中,不仅具有准确性高、特异性明显的特点,还具有检查及时、操作简便、无创伤性、重复性强、价格低廉等优势,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透析成功率及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宇莉 , 丁红 , 范培丽 , 等 . 彩超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30(9):824-825.
[2] 沈皓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作用 [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35(6):126-127.
[3] 黄少敏 , 岑忠耿 , 张伟帅 , 等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及狭窄的临床价值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6,32(1):31-32.
[4] 廖常彬 , 吴洁梅 , 钟春梅 . 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的临床价值探讨 [J]. 当代医学 ,2012,18(24):37-38.
[5] 吕剑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价值 [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12(4):258-259.
[6] 程荣 , 黎静 , 纪莉 , 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临床应用 [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1,20(8):679.
[7] 高海港 , 散军成 , 苏光明 , 等 . 超声监测人工动静脉内瘘及其并发症的应用价值 [J]. 临床军医杂志,2011,39(1):127-128.
[8] 刘晓明 , 谷颖 , 向明 , 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病变检测中的应用 [J]. 贵州医药 ,2016,40(2):200-201.
[9] 陈敏华.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临床价值[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46(2):160-161.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价值 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312/2019031210045223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0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