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雷火灸中医操作干预铂类化疗药物消化道反应临床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1-16 10:28: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研究雷火灸中医操作干预铂类化疗药物消化道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与医院收治的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患者 10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 52 例。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使用常规止吐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雷火灸中医操作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机率为,对照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机率为,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在铂类化疗药物治疗中,使用雷火灸中医操作干预方法,能够使患者发生消化道反应的机率大大降低,提高患者耐受性,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雷火灸;中医操作干预;铂类化疗药物;消化道反应

\

0引言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当中,化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疗效较为确切。但在治疗的同时,也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伤害, 引起诸多的不良反应,如营养不良、代谢失调、脱水、恶心呕吐等。同时,化疗还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况和行为状态, 严重时还容易引起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铂类药物是化疗中常用的药物类型,而在使用铂类化疗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如发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的概率很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依从性,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1]。为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确保治疗顺利进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消化道反应进行干预。基于此,本文选择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与医院收治的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患者 104 例,研究了雷火灸中医操作干预铂类化疗药物消化道反应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医院收治的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患者 10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 52 例,男 28 例,女 24 例;年龄在 32-72 岁,平均(50.2±3.8)岁;观察组患者 52 例,男 30 例,女 22 例; 年龄在 31-71 岁,平均(49.8±3.5)岁。纳入标准:均确诊为恶性肿瘤,符合化疗指征,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药物过敏的患者,麻醉药物致吐的患者,有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症类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
 
1.2方法。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止吐治疗,使用帕洛罗司琼,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静脉滴注,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使用香砂六君子汤中药口服。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雷火灸中医操作干预的方法,患者取卧位,取双侧内关穴、双侧足三里穴、中脘穴。采用棒式悬灸的方法,利用雀啄灸法、旋转灸法治疗。内关穴使用雀啄灸法,将穴位对准,与皮肤保持 2-3 cm 距离,每壮雀啄 7 次, 间隔 5 s,双侧各灸 5 壮。足三里穴、中脘穴采用旋转灸法, 每壮旋转 8 次,间隔 5 s,每个穴位各灸 5 壮。从化疗开始治疗,每日 1 次,每次 20-30 min,1 个疗程是治疗 1 周 [2]。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机率。
 
1.4统计学处理。研究得出数据通过 SPSS 19.0 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 )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χ 2 检验, P < 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机率为 46.15%(24/52),对照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机率为 80.77%(42/52),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

\
 
3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治疗中,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化疗中使用的铂类药物等, 将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抑制黏膜上皮细胞的活跃。另外, 铂类化疗药物还会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并对延髓化学感受区产生作用,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承受较大的身心痛苦,进而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中医上对于恶心呕吐的症状有所研究,认为恶心呕吐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饮食、湿浊、火热、寒气等原因,造成胃气上逆、胃失和降,进而发生的症状。在中医的角度上,认为化疗药物属于药毒的范畴,具有寒湿之邪的性质。在进入人体之后, 会对脾肾之阳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寒湿内停、脾肾亏虚,进而发生脾胃失运、脾肾亏虚之证。而对于此类症状,中医提出在治疗中应当主要采取扶正祛邪的原则,通过健脾温肾、温散寒邪、益气助阳等方法治疗。
 
雷火灸是中医上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成分包括艾绒、没药、硫磺、草乌、麝香、川乌、雄黄、穿山甲、乳香等药材。诸药合用,利用芳香走窜药物作引经药,进而发挥温经止痛、活血行气的作用。在治疗中,药力可通过穴位渗透进入,通达诸经,对人体阴阳加以调和,进而达到缓解症状, 治疗疾病的效果。在雷火灸燃烧过程中,具有渗透力强、火力猛等特点,通过药物燃烧产生热力和红外线辐射力,综合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利用腧穴和脉络的循经感传,共同发挥温通经脉的作用,通过火热疗法和温通药物的配合,达到理想的作用效果 [3]。在穴位选择上,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络穴,中脘穴是任脉、足阳明、少阳、手太阳交会穴,均可发挥缓解恶心呕吐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铂类化疗药物治疗中,使用雷火灸中医操作干预方法,能够使患者发生消化道反应的机率大大降低, 提高患者耐受性,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志坚, 李柳宁. 雷火灸对含铂类药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10(12):88-89.
[2]李扬帆. 穴位埋线配合雷火灸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2(8):579-580.
黄乔统, 陈莲, 蒋云峰. 雷火灸联合昂丹司琼预防化疗消化道反应的效果观察[J]. 广西中医药 ,2015,38(5):27-29.
 
《雷火灸中医操作干预铂类化疗药物消化道反应临床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16/2019011610292899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8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