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进行阿德福韦酯片治疗的患者为阿德组,50例进行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为恩替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恩替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阿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德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杨树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02-103.
0引言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乙肝病毒检测呈现阳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腹胀和厌食等症状,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最大限度的抑制肝炎病毒,预防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和并发症的发生[1-2]。本研究主要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进行阿德福韦酯片治疗的患者为阿德组,50例进行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为恩替组。阿德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0~52岁,平均(37.56±4.51)岁;病程2~7年,平均(4.09±1.81)年。恩替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0~53岁,平均(37.63±4.72)岁;病程2~8年,平均(4.13±1.92)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对治疗药物的不同了解,签字同意加入研究;研究经过本院病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差。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阿德组患者进行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每天口服1次,连续服用30 d。恩替组患者进行恩替卡韦治疗: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每天口服1次,连续服用30 d。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4]:显效为患者恶心等症状消失,血清当中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正常,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含量降低;有效为患者恶心等症状明显改善,血清AST和ALT含量正常,血清当中的HBV-DNA有所降低;无效为患者恶心等症状没有改善,血清当中的HBV-DNA没有变化,记录患者的例数,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显效+有效)/所有患者×100%。
(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乏力、呕吐和恶心,记录患者的例数,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采用SPSS 20.0展开整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恩替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德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恩替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德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于人体的肝部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导致的,病毒的作用机制是通过T细胞在人体进行细胞免疫的时候损伤人体的肝细胞[5]。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染性比较大,主要是通过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传播,传播的途径包括输血、注射、母婴传播、手术解除以及性传播等。患者的感染后3个月左右会出现皮疹、发烧或者关节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6]。另外,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很有可能随着病毒的扩散转化为肝硬化或者是肝癌,增加治疗的难度,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比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片等,但是这些药物的起效比较慢,安全性比较低,患者长期服用的耐药性比较强,治疗效果不佳。
本研究主要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恩替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德组,说明恩替卡韦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可能是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能够很好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在磷酸化的影响下,可以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半衰期长,起效比较快,抗病毒活性高[7]。另外,恩替卡韦还可以抑制患者血清转氨酶的持续增高,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不容易出现耐药性,不会对细胞内的线粒体DNA造成影响,减少病毒的伤害性,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服药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医嘱,以免影响治疗的效果[8]。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仕君,肖飞霞,张吉宏,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和干扰素α-2b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3895-3897.
[2]韩本丽.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8):1525-1528.
[3]万谟彬,窦晓光.2013年版英国《儿童、青年和成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8):561-566.
[4]鹿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效果观察及临床评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57-158.
[5]肖兰春,陈利.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3):137-139.
[6]石菡.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315-316.
[7]郭黎娜.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8):2841-2842.
[8]刘剑,朱春兰.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疗效分析[J].中国校医,2016,30(12):929-9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