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30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3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予补阳还五汤中药治疗,实验组70例给予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生活、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相比对照组的71.67%明显提高,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生活、运动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补阳还五汤;中风偏瘫后遗症;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英坤,崔寿哲.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190,201.
0引言
中风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脑血管性疾病,以中老年患者发病居多,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1]。中风病情严重的患者通常会偏瘫或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通常会造成患者的肢体运动以及语言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众多研究结果显示,中风后偏瘫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可能自身存在血管性病变,且表现出进展迅速的特点,大多数患者通常表现出局部或弥漫性的大脑功能异常,因而造成偏瘫的症状[2]。中医角度来讲,中风偏瘫与患者的气血不足、饮食不规律、肝脏受损加上外邪侵入等因素息息相关。补阳还五汤作为经典的中药汤剂,能够明显调节患者的气虚症状,有效改善气血受损情况,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针灸在中医中使用频率较高,具有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的功效,同时可提高患者的肌张力,从而改善偏瘫症状。针灸与补阳还五汤联合使用来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机体的免疫力显著提高[3]。本研究采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70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并将治疗效果与补阳还五汤中药治疗相比较,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30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均经过颅脑CT等相关检查,并结合临床病症而确诊。其中68例患者为缺血性后遗症,62例患者为出血性后遗症;其中69例患者表现为口歪眼斜,61例患者表现为上下肢偏瘫;其中26例患者伴有高血压,17例患者伴有冠心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3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7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最小48岁,最大79岁,平均(59.73±4.26)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6个月,平均(3.17±0.57)个月;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最小46岁,最大78岁,平均(58.84±4.05)岁,病程最短12 d,最长6个月,平均(3.23±0.6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中药治疗,药方为:黄芪30 g,当归15 g,地龙、桃仁、赤芍、川芎各10 g,红花6 g,并在本药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对于口齿不清患者加郁金、远志、菖蒲各10 g;对于四肢冰冷患者加薏苡仁、泽泻、防己、茯苓各10 g;对于四肢麻木患者加陈皮、半夏、胆南星、茯苓各9 g;对于腰膝酸疼患者加续断、桑寄生、杜仲各10 g;对大小便失禁患者加桑螵蛸、山萸肉、肉桂、五味子、益智仁各10 g。采用水煎形式,留300 mL汁液服用,2次/d,早晚温服。实验组给予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中药治疗,补阳还五汤用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加用针灸治疗,使用上海6805-2型电针,根据患者病情,将四肢的阳明经定为主穴,在手三里、曲池与肩髃穴处行针;半身不遂患者加上肢阳池、后溪与肩髎等穴,以及下肢悬钟、风市与阳市,于患侧行针,30 min/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偏瘫症状消失,能够生活自理,能独自行走,患肢明显恢复功能;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偏瘫症状有所改善,基本能生活自理,不能独自行走,患肢功能未完全恢复;无效:未达到以上改善指标[4]。显效率加有效率之和记作总有效率。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与比较,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总有效率比较采用2检验,治疗后患者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相比对照组的71.67%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的生活、运动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中风患者的病情发展一般较快,且致残与致死率均较高,病情如果未得到有效控制,一旦出现恶化将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且预后情况通常较差。现代中医理论普遍认为,机体出现血气亏损,再加上饮食不节、外邪侵入以及肝脏受损等问题,极易发生中风。患者出现中风时,一般情况较为严重,应立即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得到一定恢复,但是临床中多数中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中风后遗症出现,通常表现在四肢无力、半身不遂、口歪眼斜或者不同程度语言障碍等,采用单一的西医治疗手段临床效果一般[5]。
从中医角度来看,中风患者出现偏瘫的主要原因在于肝脏受损、肾脏虚弱、正气亏损、脉络阻塞等,因而临床治疗多以活血益气、疏通脉络为主。补阳还五汤主要作用在于活血、益气、通络等,表现出一定的调理作用,药方中的主要成分黄芪具有补充元气的作用,当归、桃仁、赤芍、川穹、红花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几种中药成分配伍使用,可以起到促进机体血液循环、疏通脉络的功效,促进患者的症状消失,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6]。另外,针灸治疗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状具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帮助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又因操作简单、费用较低等优势,而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效果较好[7]。
本研究将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相比对照组的71.67%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生活、运动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疗效确切,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综上所述,采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允.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J].系统医学,2018,3(11):143-145.
[2]张维保.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8,16(1):114-115.
[3]区锏,何列涛,黄中.针灸联合新加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2):95.
[4]郑永浩.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效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1):58-59.
[5]周艳朋,张小建,焦雪蕾.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8,13(1):183-185,189.
[6]何保军.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22):99-100.
[7]魏艳红.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120例疗效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9):39-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