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活络汤联合西药治疗Ι、Ⅱ期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住院的Ι、Ⅱ期膜性肾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40例加用益肾健脾活络汤。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和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肾健脾活络汤联合他克莫司、泼尼松治疗Ι、Ⅱ期膜性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他克莫司;泼尼松;益肾健脾活络汤;膜性肾病
本文引用格式:赵翠,章可谓,斯兆斌,等.益肾健脾活络汤联合西药治疗Ι、Ⅱ期膜性肾病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16,218.
0引言
膜性肾病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继发性膜性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占膜性肾病的2/3[1],其中60%-80%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其预后个体差异性很大。研究报道[2],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30%-50%依靠自身免疫力可自行缓解,30%-50%的患者发病5-10年后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3,4]。
2012年改善肾脏病全球预后组织建议: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初始的治疗为糖皮质激素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或者烷化剂。但由于特发性膜性肾病病情变化缓慢且波动性大,以及西药治疗相对不敏感和毒副作用明显等问题,部分患者即使应用指南推荐治疗仍不能缓解临床症状,无法阻止病情的进展[5,6]。国内报道约15%的膜性肾病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反应不理想[7]。本研究对40例Ι、Ⅱ期膜性肾病患者应用益肾健脾活络汤联合他克莫司、泼尼松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住院的I、Ⅱ期膜性肾病患者80例(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70例,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10例),入选标准:(1)病理诊断符合I、Ⅱ期膜性肾病(包括不典型膜性肾病)[8];(2)中医诊断符合水肿气虚血瘀型辨证标准。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6-66岁;病程1.6-6个月;膜性肾病I期18例,Ⅱ期22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6-67岁;病程1.5-6个月;膜性肾病I期18例,Ⅱ期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实施。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对照组他克莫司胶囊首始剂量0.05mg/(kg·d),每天2次口服。泼尼松首始剂量1 mg/(kg·d),早晨一次顿服,尿蛋白转阴2周后逐级以原剂量道的10%减量,至10 mg/d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辩证加用益肾健脾活络汤:生黄芪30 g、山药30g、熟地20g、白术20 g、茯苓20 g、半枝莲15 g、川芎20 g、丹参20g、穿山龙30 g、水蛭10 g。上药水煎取汁300mL,2次/d,150mL/次,早晚餐后分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
1.3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文献[9]的标准。完全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0.4 g,血清白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部分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0.4-3.0 g,血清白蛋白有改善;无效:尿蛋白与血清白蛋白与治疗前均无改善,肾功能无好转。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
2.3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腹泻、黄疸、血压异常、肾功能异常、血象异常等不良反应。
3讨论
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约1/5的患者在10年内最终进展为尿毒症;早期膜性肾病临床症状不明显,肾功能检查也无明显异常,但大量蛋白尿伴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极易发展成为急性肾功能不全。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10]。但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易产生明显毒副作用;他克莫司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T淋巴细胞,还影响B淋巴细胞的抗体与生长,发挥治疗肾脏的作用[11]。但其报道的不良反应如神经系统毒性、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等[12],亦严重影响着对患者的治疗作用。
中医将膜性肾病归入“水肿病”、“虚劳病”范畴。病位在肾,与脾胃紧密相关,病机关键即是脾肾亏虚,而脉络瘀滞贯穿本病的始末。如《素问·调经论》云:“瘀血不去,其水乃成”,即所谓“血病及水”。故中医治疗膜性肾病应以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为主。益肾健脾活络汤中黄芪、山药、熟地黄、白术、茯苓补益脾肾;半枝莲具有清热利湿、祛瘀通络、利水消肿;川芎、丹参、穿山龙、水蛭活血化瘀通络。方中重用黄芪以提升胸中元气。气足则血行,正如王清任所说“调理气血,补气消疲”。
综上,益肾健脾活络汤联合他克莫司、泼尼松治疗Ι、Ⅱ期膜性肾病能明显减少患者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提高疾病的缓解率,值得临床应用。但此次研究只限于早期膜性肾病,且样本量少,远期效果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进行长期、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证实。
参考文献
[1]黄兰兰.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7,23(7):1202-1206.
[2]沙文刚,沈蕾,周玲,等.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早期肾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9):805-807.
[3]王缨,汪国平,曾艳,等.青年人特发性膜性肾病21例临床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16):2478-2480.
[4]赵凯,张晓凤,刘建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7,33(9):24-25.
[5]崔静,娄景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7):1215-1218.
[6]高世平,王莉,姚恬.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J].海南医学,2017,27(8):1230-1232.
[7]金周慧,陈以平.以健脾益气活血方为主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70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19-20.
[8]张洋,孙晶,宋艳艳,等.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I、Ⅱ期膜性肾病[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6):576-581.
[9]杨杨,刘章锁.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8):715-718.
[10]郭艳红,郑丹侠,王悦.特发性膜性肾病相关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3):280-285.
[11]丁蓓蓓,朱小春.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采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1-13.
[12]孙雨平,史国兵,樊蓉,等.他克莫司致不良反应67例文献分析[J].医药导报,2014,33(11):1535-15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