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穴位贴敷法治疗眼睛及火热之症引起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及标准制定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4:31: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现有技术中,从古至今针对解毒、祛火、明目、益肾类产品诸多,有口服、针剂、膏、散外用等多类。有纯中药的、有复方的,工艺上有传统的,有现代技术的,优、劣势各有不同。现在有些外用药,直接作用到组织器官等部位,造成远期和近期的药源性损害,如眼药、眼贴、鼻炎喷剂等,这些都是这些产品在治疗和使用上的劣势和不足,达不到综合的最佳治疗性。

关键词:穴位贴敷法;火热之症;标准制定;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宋伟,李业东,仲伟侗,等.穴位贴敷法治疗眼睛及火热之症引起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及标准制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235-236.

组方和方解:枸杞10 g、甲珠3 g、黄芩20 g、山药20 g、山萸肉20 g、菊花30 g、知母10 g、金银花30 g、决明子10 g、黄柏10 g、秦皮10 g、地骨皮10 g等。

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

 
山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

山萸肉,为双子叶植物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

知母,百合科,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金银花,忍冬科,清热解毒药。

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具有润肠通便,降脂明目功效。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是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

 
功效:益肾养肝、清火明目、解毒消炎、清心除燥。

辩证分析:从中医学角度说,肝脏与眼睛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肝脏湿热重,首先便会从眼睛表现出来,眼睛浑浊而黄;肝火亢盛,眼睛红甚至发炎。当眼睛不适的时候,就是肝在向肾求救了,要求肾经一点肾阴(水)来降低肝的火气,将不能宣发出去的肝火、心火等实火内热,达到益肾、清热、解毒、退火引火下行。

适应症:眼干、眼涩、眼疲劳、眼花、眼刺痛、视物不清、畏光流泪、眼分泌物多、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白内障、睑缘炎、麦粒肿、霰粒肿、飞蚊症、视力下降、耳痒、耳鸣、听力下降、中耳炎、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口苦面红、耳赤、手足心热、头热头疼、鼻塞、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舌苔黄腻、尿赤黄、便秘、失眠等症。

使用方法和疗程:清洁相应穴位皮肤,将调和好的膏贴贴于双涌泉穴。每贴使用3 h左右,每天1~2次。皮肤溃烂处禁用。使用周期3~7 d,亦可根据症状和个体性酌情增减每次的使用时间、天数和次数。使用过程中避如有皮肤着灰色,为穴位贴敷浮色属正常现象,停用后逐渐褪去[1]。

本药膏的优点:(1)采用宋氏古方,搭载现代科学技术,加上基质等成分组成了全新的绿色产品。该足贴运用中医的透皮疗法,将药物通过足底涌泉穴位的皮肤导入体内,起到药效、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病目的。真正做到头痛不医头,眼疾不医眼,远端单穴位贴敷,靶向精准治疗脏腑疾病的独特方法[2]。(2)该产品能补益肾阴不足,增加肾水上输到阴液,通过活跃肾经内气,固本培元,散热生气,使肾经充足,将不能宣发出去的肝火、心火等实火内热,通过穴位刺激以及药膏的超导性,达到益肾、清热、解毒、退火、引火下行。(3)实现绿色辅助治疗。源于本产品的原材料是以中药为主,对机体无不良影响。

病案例举及临床数据观察分析:给100名眼睛疾病患者使用,显效率93%,有效率97%。

病例1:李女士,年龄45岁,自述双眼眼干、眼涩、眼睛疼痛、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分泌物多2 d。现病史:该患者缘于2 d前因熬夜上火后,随即出现上述症状,自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未见明显效果,症状加重趋向,为求诊治来院就诊,病程中饮食睡眠尚可。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可,双眼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存在,畏光,睑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量多、黄色,余与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双眼结膜炎。处置:明目退火足贴28贴1日2次,每次4 h,或本贴每日晚睡前贴于双足涌泉穴,次日晨取下。随访:使用明目退火足贴次日晨自感双眼干、眼涩、眼睛疼痛、结膜充血、眼分泌物现象明显减轻。3 d时畏光流泪、眼睛疼痛、结膜充血、眼分泌物现象若有存在,7 d后不适症状消失,病痊愈。

病例2:杨先生,年龄50岁,自述双眼眼干、眼涩、眼睛疲劳、视力减退、眼前有飞蚊现象、伴烦躁易怒半年余。现病史:该患者缘于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接触电子产品频繁,近半年明显感觉上述症状加重,自用抗疲劳眼药水滴眼及口服牛黄上清丸未见明显改善,为求诊治来院就诊,病程中饮食睡眠尚可。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可,双眼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存在,畏光、睑结膜充血(+)、无分泌物、无白内障、余与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双眼干眼症,双眼功能性减退。处置:明目退火足贴40贴,1日2次,每次4 h,或本贴每日晚睡前贴于双足涌泉穴,次日晨取下。随访:使用明目退火足贴2日后自感双眼干、眼涩、眼睛疲劳、现象明显减轻有眼睛滑润感。5 d时双眼眼干、眼涩、眼睛疲劳、现象基本没有,视力减退、眼前有飞蚊现象、伴烦躁易怒稍有存在,10 d后病痊愈。

参考文献

[1]解余宏,杨舜民.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2003,20(8):2.
[2]崇菲菲,杨硕,赵开鹏,等.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8,32(2):67-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