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肺脑复苏纳洛酮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0:01: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价心肺脑复苏中应用纳洛酮的疗效。方法将92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第一时间进行规范的现场心肺复苏急救。治疗组在心肺复苏进行同时注意注射纳洛酮2 mg,以后,每隔30 min进行一次重复注射,持续用药,用药方式为0.01 mg/kg.h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不应用纳洛酮,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复苏有效率和复苏成功率。结果治疗组中,自主循环恢复32例,自主呼吸恢复11例,复苏成功率为93.48%,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自主循环恢复14例,自主呼吸恢复21例,复苏率为76.09%,总有效率为52.2%。治疗组的复苏成功率还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评价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研究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及持续应用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中,可有效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对改善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纳洛酮;心肺脑复苏

本文引用格式:计长君.心肺脑复苏纳洛酮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196-197.

0引言

心跳骤停在急诊临床上病死率非常高的急症,年龄在50岁以上占85%,50以下占1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提升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心肺复苏术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大脑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也是首要原因,因此应该在抢救过程中对这一问题加强管理,以此降低死亡率,在实际临床中,现代急救医学已经提出心肺脑复苏(CPCR)这一概念。心肺复苏术是否成功,不仅是观察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状况,对脑功能的保护及恢复也成为急救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此次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至2017年度急诊科及ICU科92例患者平均分成应用纳洛酮的治疗组与未应用纳洛酮的对照组心肺脑复苏后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在心肺脑复苏开始时应用一定量的纳洛酮对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筛选2014年至2017年来我院急诊科和ICU室进行抢救的122例心搏骤停患者,能够在心搏骤停10分钟内已经开始心肺复苏的患者共有92例。46例患者在抢救过程中使用了纳洛酮,设为治疗组(男女年龄病因均随机),平均心搏停止时间为6分钟,剩余46例患者在心脏复苏过程中没有采用纳洛酮,设为对照组(患者为随机选取),将两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相进行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有研究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将本次研究实验中纳入的继续抢救的心博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发生心搏骤停到院治疗时,立即进行心脏复苏术,将患者平躺放置,注意检查与清理口内异物,然后持续的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注意进行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心肺复苏过程中每隔3分钟进行一次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用药量控制在1 mg,依据患者的状况进行电除颤,同时注意调节患者体内的酸碱失衡等。治疗组,在心脑复苏时注意应用纳洛酮,静脉注射20 mg,之后每间隔30分钟重复1次,用药方式改为静脉泵注,用药速度为0.01 mg/(kg.h),持续进行泵入,一天最大剂量控制在20 mg。心脑复苏成功后,持续用药14天,观察患者的病情。在复苏期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体征变化酌情应用多巴胺、间羟胺升压,在心肺复苏以后使用冰袋在头部降温,同时使用甘露醇脱水疗法进行脑复素的相关治疗[1]。

\

 
1.3疗效评估。治愈: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或者成窦性心律,心律对患者的健康基本没有影响,患者可进行正常呼吸,患者的意识会复制患病前或者与患病前没有显著差异。显著有效:经治疗,患者的心律基本完全恢复或者为窦性心律,并且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完全恢复。预后有轻微的神经系统损伤,但对患者没有显著影响。一般有效:患者的心律基本恢复或者转换为窦性心律,心搏正常,但脑功能恢复较差;无效:经过60分钟的心脑复苏后,患者的心脏和脑功能均没有复苏迹象[2]。对照评价两组患者采取治疗措施以后的复苏情况,数据依据抢救记录。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 13.0软体对此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参考值。

2结果

心肺复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因素,但本统计数据两组均为随机分配,无人为差别操作,对比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


对照组复苏成功率为%,治疗组为%,本统计数据两组均为随机分配,无人为差别操作,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
 


3讨论

心搏骤停是指患者的心脏在正常或者没有重大病变的状况下,受到较大的冲击导致的心脏收缩和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心脏泵血的停止导致全身性缺血缺氧,心搏骤停可能是患者有心脏疾病或者未被检出的心脏疾病,机体各脏器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不同在缺血缺氧时的损伤程度不同,其中大脑与肝、肾等脏器的缺血缺氧耐受性比较低,因此往往会造成不可逆的细胞损伤,所以在心搏骤停时改善器官的低灌注状态为首要任务,而心搏骤停时的机体是处于严重应激状态的,腺垂体分泌B-内啡肽的分泌显著增高,从而使血液脑脊液中的B-内啡肽升高,内啡肽有抑制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的效果,会促使血压下降,从而形成心、脑、肾脏器的低灌注[3]。脑血流灌注量的减少,会使氧自由基的释放加重,引起脑细胞水肿,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导致神经细胞死亡。除此以外,内啡肽对脑干神经细胞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会明显下降,以此达到抑制呼吸的效果,加之,机体严重的应激状态,会使血液中的内皮素等多种物质明显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由于人体处于中暑、缺氧等应激状态时,患者机体中会增加垂体前叶释放β-EP,对前列腺素起到抑制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抑制儿茶酚胺的心血管效应,从而构成休克病理、生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β-EP拮抗剂的盐酸纳洛酮,在心肺复苏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在相关临床专业组中已经将纳洛酮列入在了心肺复苏指南中[4]。相关研究资料表示,在心肺复苏期间建立静脉通道以后应该尽早静脉滴注纳洛酮,分析原因如下:盐酸纳洛酮是人工合成的羟二氢吗啡酮的一种衍生物,在患者体内能够与阿片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达到阻滞阿片样物质在体内引起的不良反应。纳洛酮这一药物在临床上中有比较久的应用史,其良好的用药效果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加。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纳洛酮在CPCR中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一方面,能提高CPCR的救治成功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缺氧造成对神经系统损伤产生后遗症。其原因分析如以下四点:①纳洛酮用药后,能够减免内源性B-内啡肽对心血管的作用,可以提升血液中的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激素,从而逆转被抑制的循环状态,最终达到恢复血压,使心脏复跳。②纳洛酮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使细胞代谢进行良好的改善,以此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提升细胞内环磷酰胺的含量,逐渐改善患者的呼吸抑制状态,促使患者的自主呼吸逐渐恢复[5]。③纳洛酮可以阻滞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对阿片肽系统内源性的阻滞可以引导其他系统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改善循环,将血液中内皮素及肿瘤坏死因素水平降低的目的,良好的作用于机体应激状态的缓解。④纳洛酮在体内可以减轻内源性阿片肽的抑制及拮抗作用,从而减小缺血大脑内的神经被B一内啡肽的毒副作用,以此缓解脑水肿,逐渐改善循环,进行脑内血液供应的重新分布,确保大脑重要部位的基本就血液供应,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纳洛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多个神经系统进行作用,以此达到提高心脑复苏的救治成功率,目前未发现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6]。

此次研究中主要选取了心搏骤停在10分钟之内开始心肺复苏的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采用纳洛酮的研究组,救治成功24例心搏骤停患者,对照组未采用纳洛酮,救治成功14例,数据表明急救中采用纳洛酮组明显高于没有采用纳洛酮对照组,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可见在心肺脑复苏中尽早采用纳洛酮,可以有效的促进自主循环的恢复,提升自主呼吸后脑功能的恢复状况,同时降低缺血缺氧对缺血缺氧敏感度较高脏器的损伤,使大脑功能尽可能恢复。综合此次研究结果来看,在CPCR中尽早采用纳洛酮,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而纳洛酮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对于急救过程中剂量与疗程的问题还需在临床中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实践。

综上所述,在心肺脑复苏治疗使尽早采用纳洛酮,对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与自主呼吸的恢复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还有利于改善患者钙离子通透性,对其机体中的脂质过氧化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对溶酶体膜产生稳定作用,对血小板聚集起到了理想的抑制效果,因此能够促进脑复苏的成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旭,陆克银.纳洛酮联合肾上腺素用于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0):63-64.
[2]欧构裕.纳洛酮联合肾上腺素治疗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136.
[3]汤天军,吴军,黄忠荣,等.纳洛酮、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对复苏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2):1453-1456.
[4]赵春香,郑艳安,王瑞刚.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纳洛酮联合用于脑复苏的效果及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乳酸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8,21(6):612-615.
[5]许永喜,丛玲.不同剂量纳洛酮在缺氧患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4(1):20-21.
[6]程亚丽,王美娜,武晓攀.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8,9(1):160-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30.html
本文标签: 纳洛酮 ,心肺脑复苏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