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护理专业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则使用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进行教学。研究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成绩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值得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救护理学;情景模拟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白璐.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244-245.
0引言
心肺复苏术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教学模式多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缺陷[1]。本次研究以200例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护理专业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53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为(21.3±1.5)岁,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为(21.3±1.5)岁,则使用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进行教学。两组学生在年龄,文化程度等基础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学生均安排同一位老师授课,内容与课时保持一致。其中观察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辅助工具为多媒体。对照组在观察的基础上给予情景模拟教学,详细措施为:(1)将对照组学生分为10个小组,由老师统一授课。(2)授课完成后,老师举例并要求学生角色扮演,每组自由讨论应如何实施急救措施。(3)每组学生自由分配角色,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模拟练习。(4)每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实施情景演练,结束后给予每组评分,讨论演习的优点与不足,总结操作要点。
1.3观察指标
研究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操作和实践操作进行考核,判断两组的最终成绩。同时,向200例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教学满意度。十分满意:8~10分。满意:5~7分。不满意:0~4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成绩对比
对照组的成绩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2.2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
研究结束后,发现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血管患者的人数也在显著增加,其病具有病情急重、发病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必须使用正确的急救方式。其危险度最高的便是心脏骤停[2]。心肺复苏技能对抢救心脏骤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一项基本技能。目前,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大部分的猝死事件在医院外发生,心脏性猝死发生后,存活率极低[3]。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的存活率不及1%,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显著[4]。造成此局面的根本原因便是心肺复苏操作不规范,无法得到理想的救治效果。因此,使用情景模拟教学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十分必要,其所得到的教学效果较为良好[5]。
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从整体结构去理解教学的内容。情景模拟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被动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变[6]。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角色,帮助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应如何主动学习,在情景模拟中的学生,不光使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同时也帮助学生转变了学习的视角,提高了学习急救技能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急救护理的意义[7]。通过分组的方式,可有效帮助学习树立团队合作意识。目前,医院对于团队的合作能力十分看重,医护人员的协作能力已成为医院展开日常工作的重点。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期间对将来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认知,增加其熟悉感,在分工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可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中完成目标,增加的团队协作的能力,有利于临床的抢救工作的进行。在情景模拟教学中,主体是学生,但整个过程都需要指导老师的参与和监控。在学生发生错误示范时,应给予及时的纠正,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了疑问,指导老师要及时解答。从侧面反映出,相应的指导老师需要具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所以,情景模拟教学对指导教师而言,不仅是一种教学的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的挑战,同时也是帮助教师在教学方面不断创新的一种动力[8]。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传统教学方式与情景模拟教学方式的对比,发现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方式的学生在成绩方面要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知,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以及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体现在护理中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据相关数据统计,大部分的护患纠纷事故均是因沟通不良所引起的,因此,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还可有效降低护患纠纷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将情景模拟教学运用到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可有效地减少学生临床培养时间,防止传统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脱节问题的发生,有利于和临床的护理操作相连接,可提前让学生感知患者的需求,熟悉医院护理的工作流程,为将来适应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值得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冲,李玲,刘力戈.情景模拟式教学在医院内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北京医学,2017,39(3):325-326.
[2]李洁.情景模拟演练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4(2):96-98.
[3]张丽华,罗钢,朱迪.情景模拟教学对儿科护士儿科心肺复苏培训结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5):3-5.
[4]叶大庆,苏运辉,张美萍,等.情境体验教学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肺复苏术及外出血救护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7,24(4):11-14.
[5]黄桥,钟正伟,毛进,等.基于临床护理路径情境化教学在院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5):2384-2386.
[6]邓玉英,苏宇虹.强化规范心肺复苏术在急诊猝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148-150.
[7]Zhao Haiyan.The effect of first-aid nursing process in the rescue of critical-critical patients[J].Chinese Community Doctor,2017,33(32):118-119.
[8]Du Linlin,Zhang Zhiyong.Analysis of rescue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emergenc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patients by optimizing emergency nursing procedure[J].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7,21(8):8-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