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研究探讨维药新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湿疹诊疗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按照诊断学、人口学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对信息予以归纳。观察主症以及次症的临床表现,将湿疹划分为紫色胆液质型以及异常血液质型等种类,按照维医辨证的相关指标,在治疗前后按照皮损形状以及面积等进行评估,按照维医证候和相关生活质量的基本状况,完善湿疹病证的相应疗效指标,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制定维药新药治疗湿疹的基础研究指导原则。
关键词:维药新药;湿疹;指导原则
本文引用格式:阿依木尼沙姑丽·吾甫尔,胡尔希旦·阿布都艾尼,热孜亚·吐尔孙,等.维药新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249-250.
0引言
湿疹是临床医学较为多见的皮肤疾病,依照数据统计分析,儿童出现湿疹的发病率为 28% 以上,成年人为 8%[1]。湿疹是受到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的表皮炎症以及真皮浅层等,临床医学中急性期的皮损多见的便是丘疱疹,并且疾病反复性较高,相关的病因并不算明朗,从内部因素予以探讨,受到神经精神、血液循环障碍以及代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遗传的相关影响因素和机体耐受等有一定的联系 [2]。在临床医学中通过西药治疗较为普遍,一般会给予患者非特异性脱敏类药物等,然而若是用药时间相对较长,停药后极易复发,前期阶段对病情有所控制但不能完全根治 [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满足西医诊断的指标;(2)满足维医诊断指标;(3)临床分期确定;(4)成年群体;(5)患者知情并且同意进行治疗。
排除标准:(1)患者肿瘤等其他基础病重;(2)合并心肾功能原发性病症;(3)2 周内有服用固醇药物;(4)妊娠以及哺乳期女性;(5)药物滥用;(6)过敏体质;(7)伴随有精神障碍或不能正常交流的患者。
病例脱落和处理:(1)有严重不良事件;(2)在进行研究时病情有显著的加重,观察有其他病症存在,会影响疗效;(3)研究过程中存在偏差较大(依从性以及药物评价);(4)放弃研究或失访者;(5)针对脱落患者,相关人员进行有关联系,找出理由,将最后服药的状况予以记录 [4]。
针对存在不良反应或者药物过敏的患者,因为治疗没有效果而放弃研究的病例,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将脱落病例的相关档案进行保存,留档处理,评估不良反应事件以及相关疗效。剔除标准:(1)患者不满足纳入标准,但却因为疏忽纳入者,或者满足排除标准却被纳入者;(2)禁用药物使用者;(3)没有数据的患者。
研究病例终止:(1)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2)在进行研究过程中研究药物效果并不显著,多数为无效,没有临床价值;(3)在进行研究过程中,研究措施的制定存在错误,和研究预想结果存在差异性,并不能评价治疗疗效 [5]。
1.2方法
临床试验设计:(1)类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组,通过对照以及盲选法为研究的基本准则,以此对临床试验措施予以制定。对照药物以阳性药物为平行选择,药物需要证据,和功能主治药物有可比性。(2)对照药选择:对照药物的选择应该属于安全的正规药物,并且具备一定的有效率,药物按照适应证以及相关的试验目的予以选择,在对剂量的考虑要认真,选择化学药或者中药味对照。(3)疗程:针对急性期的疗程为 15 d 为宜,慢性期的患者的疗程 1 个月即可。(4)合并药物:通过疾病的基础特征,根据适应证,对临床试验的相关原则进行归纳。依照维医辨证的措施,针对药物的适应证以及用药途径等进行归纳和记录。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相关的最新数据,依照病程以及临床特点,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三种指标。依照炎症动态演变,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划分:(1)急性湿疹,处于急性阶段,于患者的任何部位均有研究,处于对称分布。皮疹呈现多形状,边界不明朗,呈簇或呈片状。病处的相关症状较为明显,有红斑以及水疱等。(2)亚急性湿疹,急性病变的相关炎症较轻,存在皮疹以及瘙痒等。(3)慢性湿疹:皮损存在多处,呈现棕色素沉着,伴随有急性发作 [6]。
维医证候诊断:(1)异常血液质型。主要的症状有瘙痒以及丘疹等。次症便是中度瘙痒,发展较为迅速,呈现红色, 有结痂以及灼热感、眼结膜潮红等。(2)紫色胆液质型湿疹。主要的症状便是糜烂以及丘疹等,次症呈现发展迅速, 眼结膜和巩膜偏黄色,结痂也呈现黄色,苔黄呈现白色,大便硬结。(3)咸性粘液质型。主要症状水疱、糜烂以及丘疹等。次症呈现丘疹性水疱,瘙痒剧烈,巩膜偏白,苔黄偏白。(4) 异常黑胆液质型。主症呈现丘疹以及瘙痒等,次症发展较为迟缓,边界清晰,呈现暗红色,手足发冷并且舌苔呈现蓝色 [7]。
1.3观察指标
(1)安全指标:针对患者的身体指标、血尿等常规安全检查,试验依照药物的效用,存在的不良反应等进行探讨,找出异常指标,根据处理的措施对安全性进行评价。在进行试验时,针对试验者应该予以保护,存在不良事件后或者有异常症状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和记录,探讨原因,制定相应的报告。(2)疗效指标:根据皮损的面积、瘙痒程度等制定相应的指标,瘙痒的面积、持续的时间以及用药前后的变化状况予以记录。观察患者的皮疹性质以及颜色等,根据对照组以及研究组进行对比。(3)观察时间:生物学指标以及诊断指标等根据研究前后的病情发展记录,疗效指标按照用药的每 3 d 进行记录,安全检查依照用药前后进行检查,针对不良反应予以记录。
疗效标准:综合的疗效,按照破损面积以及形态等根据计算公式进行。治疗前后的积分差 / 治疗前积分。指标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患者皮损全部消退,相应的症状消失,积分值明显降低并且超过 95%;有效:患者皮损大面积消退,症状显著缓解,积分值降低 70% 以上;无效:患者皮损不显著或者恶化,并且积分值降低不超过 50%[8]。
1.4统计学方法
此项研究的调查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0.0 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 t 与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过程中针对要点予以分析。新药的临床试验的相关目的首先应该对适应证进行确定,保证药物的安全性以及基础疗效。湿疹的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两种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进行治疗研究方案设计过程中,按照患者的临床分期进行,主要有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慢性三种。按照患者的年龄以及基本信息资料,根据湿疹的相关位置以及有无感染等进行研究,观察往期治疗是否存在不良症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临床试验前期阶段,对药物进行观察和选择,通过研究阶段以及分期等步骤展开,制定相应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研究疾病的适应证,确定临床定位,以强化患者皮肤屏障相关功能为主要目的,恢复皮损状况。湿疹复发率较高,在进行研究时应该依照相应的技术要求以及药物依据展开,明确治疗的目的,确保药物的安全,设计科学的临床试验方案。
参考文献
[1]斯拉甫·艾白 , 买尼沙·买买提 , 吐尔逊·吾甫尔 , 等 . 维药新药治疗湿疹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草案)[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5):132-136.
[2]阿不都外力·阿不都克里木 , 斯拉甫·艾白 , 王平山 , 等 . 维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草案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24(2):1-4.
[3]郎娜 . 毒瘀并解方治疗带状疱疹毒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D]. 北京 :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7.
[4]余志杰 , 刘玉杰 , 王平 . 外用中药制剂治疗湿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8,34(11):1492-1495.
[5]麦卫华 , 刘岳花 , 陆东庆 .Th17 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IL-17/IL-23 与湿疹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15(12):2056-2058.
[6]梅震 , 袁小莉 , 刘锡华 .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自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2(24):25-26.
[7]余远遥 , 姚春海 , 田凤艳 . 清热除湿汤内服联合皮湿 1 号外用治疗湿疹湿热互结证临床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17(5):449-451.
[8]杨艳平 , 吴嘉瑞 , 崔雅军,等. 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湿疹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J]. 中医药导报 , 2015,20(3):4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