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小儿最常见的急性病症就是高热惊厥,导致高热惊厥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主要因素是脑神经功能紊乱,小儿病患高热惊厥的临床病症表现是全身性或者局部的肌肉群组织突然呈现强烈的直性或者是阵发性痉挛抽搐,同时小儿伴有意识障碍。多见于6个月至三周龄的婴幼儿群体;在小儿病患的体温突然升至39摄氏度至40摄氏度甚至更高的情况时,小儿病患便会突然发生惊厥,大概有近一半的小儿病患在痊愈后之后的发热性疾病中重新发作或者再次出现,如若当时没有紧急进行有效的救治措施解决,将可能会导致小儿病患的脑部组织发生缺氧性损伤,甚至可能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少数高热惊厥患儿可能会发展为癫痫病,并且在高热惊厥发病时常常伴有意识丧失,极有可能对小儿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因此,对小儿惊厥的救护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非常重要,笔者在儿科从事护理工作12年,现回顾性的将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的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救护要点
本文引用格式:赵如涛.小儿高热惊厥的救护要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366-367.
0引言
作为儿科护理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惊厥发作前的先兆症状,有助于护士准确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和急救与护理[1]。
1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临床发作前的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①小儿神情惊慌、恐惧并伴有四肢肌肉突发性紧绷;呼吸骤然急促、呼吸突然暂停或者呼吸频率异常(尤其是新生儿需要更加注意);②部分患儿在高热惊厥发作前可能会出现先兆症状如:神情慌张、过度紧张、心情极度不安烦躁或者伴有偶发性“惊跳”反应;③患儿体温急剧上升。
2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临床症状为
①高热惊厥常见为突然发作,经典的发作症状是小儿病患忽然丧失意识或者突然跌倒,小儿双眼上翻露出眼白,或者双眼凝视、眼光斜视,小儿头部朝后仰或者头部转向一方,并伴有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小儿面部和躯体四肢呈呈现强烈的直性或者是阵发性痉挛抽搐,同时小儿伴有意识障碍,并且出现呼吸困难,小儿面部和唇部呈紫色,小儿大、小便同时失禁,经过几分钟甚至几秒内高热惊厥停止,小儿病患患进入昏厥沉睡状态。②小儿病患高热惊厥在发病中或者发作后检查,通常表现为小儿瞳孔发散扩大、小儿眼部对光线反应不灵敏,并且伴有病理反射呈阳性等体质特征,小儿高热惊厥发作结束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恢复意识,并且同时伴有高热发烧现象。③新生儿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少数伴有全身性抽动,大多数表现为呼吸频率不规律或者呼吸突然暂停,并且新生儿表现偶发性身体发青、身体苍白或发紫、双目凝视、眼球震动颤抖,部分还出现双眼不停眨动或吸吮手指、嘴部咀嚼等动作出现,新生儿高热惊厥的发作时长不同,有些新生儿发热时长很短,需要医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2]。
3小儿高热惊厥病患的急救重点
小儿高热惊厥属于小儿急性病,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分秒必争的尽快停止小儿的身体抽搐,如若未能其实处理或者处理方法不妥当,可能会因为脑部缺氧致使小儿脑部神经细胞发生无法逆转的损伤,并导致小儿高热惊厥后遗症引发的智力地下、智力障碍头脑发育不健全等严重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儿惊厥病症的救治,万不可掉以轻心。
3.1保持呼吸道通畅。①迅速解开患儿的上衣扣,避免影响呼吸;②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呕吐物、分泌物的排出,同时及时清除,患儿口中的唾液、痰液等异物避免造成窒息,用舌钳将舌拉出,以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③备好吸痰器、开口器、气管插管等急救物品,当出现病情变化时,迅速进行急救。
3.2急速止惊。快速地控制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点就是迅速止惊。在第一时间准确地采用止惊剂,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停止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减弱或者停止抽搐,这是小儿高热惊厥急救的关键步骤。
(1)针刺法:用强刺激的手法针刺或指压人中穴、合谷穴、内关穴位,此方法适合于应急时的应用。
(2)采用药物治疗止惊:依据医生叮嘱可以为小儿采用给予;①静脉注射方法,使用0.1-0.3 mg/kg的地西泮,通过静脉缓慢注射方法,注射速率为每分钟1 mg以内,并且注意观察,当小儿病患抽搐终止时,停止静脉注射,从而避免静脉注射引起的呼吸抑制。②身体抽搐同时伴有呼吸功能不全的高热惊厥患儿可以使用浓度含量为10%水合氯醛,0.5 mL每千克并加同等计量的生理盐水进行保留灌肠操作。③采用苯巴比妥钠(Phenobarbitol sodium),8-10 mg/kg/次行静脉注射;④针对癫痫状态持续采用地西泮治疗无效时,同时可以使用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15-20 mg/kg/次行静脉注射,以0.5-1.0 mg/kg/min行静脉注射。
3.3快速及时地给予高热惊厥患儿吸入氧气。小儿病患在发生惊厥时,患儿的脑部便会出现缺氧现象,于此同时处于惊厥状态下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正常呼吸将受到阻碍,从而导致小儿脑部缺氧更深一步加重,容易导致小儿病患大脑形成水肿,导致惊厥症状再次严重,因此迅速供氧非常重要。应该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同时打开气道之后第一时间给予氧气并且吸入,改善小儿病患缺氧状态观察到小儿病患面部由发紫转为面部红润,小儿病患呼吸规律后,使用流量较少的氧气进行吸入,假如小儿病患产生窒息现象需要对气道立即进行人工呼吸[3]。
3.4快速降温。小儿惊厥病发时常伴有高热,高热现象可以导致小儿身体机能代谢异常以及身体内各个系统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小儿大脑组织水肿并且缺氧,所以需要及时对小儿高热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减少反复抽搐发生的可能,使病情加重。①物理降温:首选冰帽头部物理降温,以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及代谢,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慢脑组织损害程度的进展,有利于脑细胞的恢复。②用冷毛巾湿敷或冰袋放置于枕下、前额、腋下、腹股沟处,同时要注意应用冰袋时应包裹薄巾以防局部冻伤。③用30%-40%酒精或35℃-40℃温水擦浴,擦至皮肤微红,使末梢循环扩张以利散热,温水擦浴时间一般为l5-20 min,要注意新生儿及婴幼儿降温尽量使用温水;血液病患儿勿使用乙醇降温。④婴幼儿以及新生儿的头颈后部和心脏前区、足底部位、腹部等部位不可行擦浴操作,以防止引发小儿呼吸骤停现象产生,在行擦浴时应该关注小儿病患的面部颜色、患者的意识以及患儿生命体征等变化,并同时采取保暖措施。⑤降温后每30 min测量患儿体温一次,体温有所下降即为有效;当肛温低于38℃时应停止降温。⑥出汗多时用干毛巾擦干身体,换干净贴身的全棉衣服,给患儿多喝白开水,以免因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
3.5小儿高热惊厥药物治疗方法。①迅速降温:给予小儿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以及布洛芬混悬滴剂进行口服,或者采取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对于持续高热不退者可以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液进行注射。②降低颅内压:用含量为25%甘露醇0.5 g/k g-l g/kg及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液进行滴注,并且需要仔细观察小儿意识变化以及患儿瞳孔变化。③液体降温方法:小儿病患由于高热导致身体机能的代谢加快,产生了较多的酸性产物,这时可以供给充足的液体,起到了改善小儿机体代谢异常现象,又可以补充小儿机体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也利于小儿病患排除代谢产物以及细菌毒素。
3.6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①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实施监测。②观察有无缺氧症状,注意耳垂、口唇、面色及指端的颜色有无发绀。③仔细观察小儿病患的排泄情况(大、小便状况),注意小儿病患膀胱内是否充满尿液并且不能正常排出(尿潴留),若有此现象则需要轻抚并按摩小儿膀胱,帮助小儿进行排尿;加入按摩效果不良好则需要对小儿病患使用导尿方法进行治疗。
3.7小儿高热的惊厥护理。①当小儿病患出现惊厥现象时,需要及时做好小儿病患情况的各种记录以及观察,例如,惊厥的发生时间、惊厥持续时间、以及小儿病患惊厥的频率,甚至惊厥类型等,并且需要对小儿病患的并发症及时作好记录,并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后期治疗提供重要凭证。②小儿惊厥改善后的护理:在小儿惊厥刚结束的这个时期,外界的环境很容易导致小儿病患惊厥的反复发生,例如(声音、光线刺激等),因此要对小儿病患进行全面的检查,所以需要尽量地排除不必要检查,从而防止小儿病患受到刺激,并且需要保持病房内的安静,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仔细工作保障好小儿病患病房,使病房环境安静而舒适。③极其特殊小儿病患的双眼无法闭合或者发生昏迷现象,需要对小儿眼部实行角膜护理,保护小儿病患的角膜健康,从而避免小儿病患出现角膜炎。④防止外伤和避免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需要使用纱布放于小儿病患的中以及小儿腋下避免小儿病患皮肤摩擦导致的损伤;并且需要在已经长出牙齿的小儿病患的上下臼齿间布置牙垫,从而避免小儿的舌头被自身咬伤;⑤小儿病患在牙关紧锁时,不可使用强力撬开,从而避免免损害小儿牙齿;⑥在小儿病患的床边应该设置安全床档,防止小儿病患从床上坠落并且转移所有可能损害患儿的物品。
3.8饮食的护理。高热时应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维生素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多喝温开水、鲜果汁等;汗多时还应注意适当补充盐分,忌食热量高及不容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
4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①当患儿出现惊厥后,患儿家长大多都会十分焦虑、急躁和不安,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小儿病患家长的心理屏障。②运用良好亲切的服务态度以及专业熟练的急救技术分秒必争的抢救患儿,可以增加小儿病患家长的信任,并且需要重视交流沟通。③等待小儿病患基本病情稳定后。④提高患儿家长对小儿惊厥疾病的科学性认识,教会他们如何预防惊厥发作的相关知识及惊厥在医院外发生后的紧急救治措施,在小儿病患发生抽搐现象的时候,为了能够为小儿病采取积极准确地急救方法,并且保证小儿病患的呼吸了流畅以及自身的身心安全,减小小儿病患的正确急救措施,以及避免小儿入院,在小儿患病搬运过程中需要运用正确帮助拓宽小儿的急救方法并且对小儿使用正确的急救方法对小儿采用积极急救措施并且正确的急救措施,保持患儿呼吸通畅及自身的镇静,避免对小儿病患儿进行搂抱、按压或颠摇。⑤帮助患儿家长列出一张药品和急救物品的清单,做好一切家中的预防准备工作,指导家长正确使用体温计,以便及时掌握小儿的体温变化和常规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⑥指导患儿家长要科学喂养患儿,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注重加强锻炼,增强患儿自身的免疫能力。
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及时、迅速、有效地急救和井然有序的护理措施与病情的转归息息相关,我们通过临床实践与不断总结出上述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对防止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治疗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芳小儿惊厥的诊治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3):123-124.
[2]常国秀96例小儿惊厥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0):287-288.
[3]禹晓昱急诊小儿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171—1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