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n=80,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80,采用奥曲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缩短了止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奥曲肽;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本文引用格式:王菊芳.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162-163.
0引言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内科急症,其起病急,病情重,若不采取紧急救治,消化道大出血时有可能产生出血性休克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本次研究则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奥曲肽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不同组别,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奥曲肽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8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53例,女性27例,平均(41.31±6.2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44例,女36例,平均(42.32±7.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符合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获我院伦理会批准研究。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综合支持治疗,禁食、止血、保肝、补充血容量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1 mg奥曲肽(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291,规格:0.1 mg,生产厂家: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入10 mL生理盐水中混合行缓慢静脉推注,再以25μg/h的速度维持微泵静脉注射,在患者出血停止后48-72 h停止用药[2]。
1.3疗效标准
1.3.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后腹痛、出血等临床症状消失、胃管抽吸液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血压及脉搏逐渐平稳;有效:治疗后腹痛、出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管抽吸液逐渐呈现清亮状态,血压及脉搏基本维持平稳;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患者死亡。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两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2天之后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汇总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测数据以(±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显效42例,占整组的52.50%,有效33例,占整组的41.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30例,占整组的37.50%,有效28例,占整组的35.00%,总有效率72.50%,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止血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观察组有8例出现轻度恶心、腹痛及注射部位疼痛;对照组有28例出现恶心、腹痛、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症状,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肝硬化发病的主要机制是肝细胞坏死形成再生结节,肝组织结构改建,结缔组织增生,使门静脉和肝静脉小支出现闭塞、扭曲、改道的情况,门静脉血流障碍,从而形成门脉压力增高及其侧支循环[3]。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主要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和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等原因导致,其中,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并发症。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高达10%以上,症状凶险,病情发展急,需要及时紧急抢救,本文主要研究奥曲肽药物治疗的功用。
近年来,奥曲肽的应用为内科治疗开辟了新领域,多应用于肝硬化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紧急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也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理想药物之一,在临床上逐渐广泛推广应用。奥曲肽由生长抑素活性片段为骨架,而合成的环形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环状化合物,与生长抑素受体相结合类似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的生长抑素,其分布广泛,在人体全身各处都能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且它的半衰期可达1.5-2.0 h,作用维持长久并药效较强[4]。奥曲肽是消化系统用药,其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①能够选择性地直接作用在血管平滑肌让平滑肌收缩,有效抑制其他扩血管作用的物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明显减少内脏血流量的治疗效果;②具有抑制胃泌素、胃酸、蛋白酶的分泌作用,对正常人基础的血清胃泌素的抑制率高达25%-40%,可刺激黏液分泌,减慢胃肠道的通过时间,促进水和电解质的吸收;③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还能间接阻断血管扩张,对内脏血管具有收缩作用,大大减少了出血处的血流压力和血流量,;④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脉压和门脉血流量,降低曲张静脉内的压力和血流量,从而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增加张力,减少胃液反流;⑤具有促进血小板的凝集和血块的收缩作用,减少侧支循环血流量,保护出血创面免受胃酸腐蚀,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及损伤胃黏膜的修复;⑥降低胃的运动和胆囊排空,抑制缩胆囊素-胰酶泌素的分泌,减少胰腺分泌,对胰腺实质细胞膜有直接保护作用[5]。而注射奥曲肽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或针刺感,一般在停止用药的15 min后缓解疼痛感。消化道不良反应则包括厌食、恶心、呕吐、心悸、胸闷、腹部痉挛疼痛等,少见发生有高血糖、胆结石、糖耐量异常和肝功能异常等情况,应用时注意对症处理,缓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显效42例,占整组的52.50%,有效33例,占整组的41.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30例,占整组的37.50%,有效28例,占整组的35.00%,总有效率72.50%,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观察组有8例出现轻度恶心、腹痛及注射部位疼痛;对照组有28例出现恶心、腹痛、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症状,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治疗方法,使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止血时间短,再出血概率低,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少华.探讨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73-74.
[2]鲍清玲.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4):184.
[3]仲敏,陆晓晔,朱长清.奥曲肽与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0):1409-1411.
[4]毛蓓.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3):70-71.
[5]樊微微.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172-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