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超声扫查技巧及其损伤的诊断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1 17:14: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超声扫查技巧以及其损伤程度中的诊断情况进行调查。方法以30例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研究样本,将其视为观察组,同时以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超声扫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人员中无膝关节韧带挫伤、撕裂伤表现,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诊断为韧带挫伤表现;有8例患者诊断为部分撕裂伤,其余患者均为完全撕裂伤。组内比较对照组人员两侧外副韧带、腘腓韧带、腘肌腱长度、厚度无差异,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人员两侧外副韧带、腘腓韧带、腘肌腱长度、厚度差异明显,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健侧指标无差异,P>0.05,与患侧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超声中的检查诊断效果理想,是一种可靠的检查、诊断方式。

关键词: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超声扫查

本文引用格式:韩家书.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超声扫查技巧及其损伤的诊断[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310-311.

0引言

膝关节是人体中负重最大的关节,对人体运动、静止状态的保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膝关节的灵活度较高,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韧带损伤的几率也非常高,一旦出现膝关节外翻则会导致韧带损伤[1]。近年来,膝关节损伤在临床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中可通过多种影像手段进行检查,包括X线、CT、MRI等等,也可通过关节镜进行检查,但不同的方式利弊各不同,但多数研究认为超声检查在本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优势,为此,本次研究将针对超声扫查的结果进行调查。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30例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研究样本,同时以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样本。所有人员均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间于我院诊疗、检查人员。所有人员既往均无膝关节手术史;所有人员均无膝关节先天畸形表现;所有人员均能够配合调查,且能够保持正常沟通。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46.9±11.4)岁,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无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活动受限表现,无膝关节受伤史。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47.3±11.8)岁,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活动受限表现,30例患者中17例出现膝关节过度外翻表现,患者损伤时间平均(2.9±1.4)天。

1.2一般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选择mL6-15探头进行扫描。所有人员采取仰卧位、俯卧位进行检查,仰卧位屈膝30度,俯卧位下肢自然放平,超声检查时探头放置在腓骨小头处,沿着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走向进行扫描,而后利用腓骨小头、股骨外上髁骨性强回声作为解剖标识扫描外侧副韧带。腘肌腱扫描则沿着股骨外侧、胫骨上段后方内侧骨面扫描,腘肌腱扫描则以骨性凹槽为解剖标志物进行扫描。分别扫描两侧韧带、肌腱长度和厚度,比较其紧张、松弛状态下的影像。

1.3观察指标。对患者膝关节韧带、肌腱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并对两组人员两侧外副韧带、腘腓韧带、腘肌腱长度、厚度进行测量。

1.4数据统计。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t、F、卡方视为检验指标,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患者膝关节损伤情况。对照组人员中无膝关节韧带挫伤、撕裂伤表现,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诊断为韧带挫伤表现,其中外侧副韧带挫伤5例、腘肌腱挫伤7例、腘腓韧带损伤5例;有8例患者诊断为部分撕裂伤,其余患者均为完全撕裂伤。部分撕裂伤患者外侧副韧带撕裂5例、腘肌腱部分撕裂3例;完全撕裂伤患者中外侧副韧带撕裂3例、腘腓韧带撕裂2例。

2.2肌腱长度和厚度。组内比较对照组人员两侧外副韧带、腘腓韧带、腘肌腱长度、厚度无差异,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人员两侧外副韧带、腘腓韧带、腘肌腱长度、厚度差异明显,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健侧指标无差异,P>0.05,与患侧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

 
3讨论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一条呈条索状的韧带,成年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长度在5 cm左右,上段附着在股骨外上髁,下方止于腓骨小头,在超声扫描的过程中将探头放置在股骨外上髁和腓骨小头之间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外侧副韧带的情况。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发现,患者仰卧屈膝位扫描存在一定的难度,探头着力不均匀且由于膝关节外侧皮肤并不平滑,扫描难度较大[2]。此外,仰卧屈膝位也不利于对比患者两次膝关节状态,因此在扫描的过程中需要变化体位,尤其是针对膝关节存在损伤的患者,而体位的变化会增加患者的痛苦[3]。而俯卧位则易于操控,成像清晰,且患者在受检过程中无需变换体位,既减少了患者扫描时间,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作用在于组织膝关节内翻和过伸,若膝关节出现过伸、内翻表现则会引发外侧副韧带损伤。机体正常状态下会存在轻度膝关节外翻表现,而膝关节周围韧带会对其进行保护,增加外侧副韧带的功效,因此相比内侧韧带来说外侧韧带的损伤几率更低[4]。患者发生损伤后的诊断以及体格检查成了主要的诊断依据,由于临床中此类损伤较少,因此在疾病的诊断上也缺乏相关的经验。但在我院的调查中发现,患者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者在扫描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伪影干扰,因此不仅要针对患侧进行扫描,也要对健侧肢体进行扫描,将双侧关节扫描结果进行比较[5]。

对于出现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来说,同时也会累及周围韧带、肌腱损伤,但患者临床并无特异表现,因此很容易被误诊。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对照组人员中无膝关节韧带挫伤、撕裂伤表现,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诊断为韧带挫伤表现,有8例患者诊断为部分撕裂伤,其余患者均为完全撕裂伤。而其中不仅包括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同时也有腘腓韧带、腘肌腱损伤者,因此,在超声扫查的过程中除了重点针对外侧副韧带扫描还要针对周围韧带、肌腱进行扫描。早期临床中针对膝关节损伤的检查主要以X线为主,但其主要是针对骨折、关节腔积液进行检查,针对肌腱、韧带损伤的检查限度较大,不能够明确诊断。使用MRI检查则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更有利,在韧带检查方面以十字交叉韧带损伤更为有利,在后外侧韧带检查中仍存在一定的限制[6]。相比较来说,超声检查的优势更高,其准确性更高,观察组患者患侧韧带与健侧以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十几明显,进一步证明了超声检查的有效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红,李海燕,冯海洋,等.超声在诊断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21(04):303-305.
[2]赵智慧,姜莉,苗凤玲,等.超声在外侧副韧带损伤中的运用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06):727.
[3]窦蕊,崔立刚,江凌,等.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超声扫查技巧及其损伤的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08):746-748.
[4]李猛,陈炜,高大志,等.高频超声对膝关节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应用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1):1680-1681.
[5]黄冬梅,张波,任杰,等.高频超声在膝关节侧副韧带急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8,2(6):684-686.
[6]吴建国,黄钢勇,蔡叶华,等.高频彩超早期诊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4,35(6):397-3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