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对患者切口愈合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诊疗的100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手术室护理,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采取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切口愈合效果,缩减愈合时间,并且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展,从而缩减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胃肠道手术;切口愈合效果;并发症;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牛青青.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322-323.
0引言
胃肠道疾病采取手术治疗是一种见效快、治愈效果较好的一种治疗方式,但在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使患者承受痛苦的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当患者于术后出现疼痛或是切口位置出现局部红肿等症状,均表明可能存在切口感染,当切口感染发生后,会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缓,使并发症风险增加[1],因此,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得到提升,手术室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护理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为了研究此护理方式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产生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诊疗的100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加以研究,现将报道示下。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诊疗的100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男女之比为28:22;年龄27-59岁,平均(38.42±3.83)岁。对照组男女之比为27:23;年龄26-60岁,平均(38.32±3.76)岁。所有患者均已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且两组经对比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比。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胃肠道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术前体位指导和健康教育、术中生命体征监测及配合手术操作、术后护理对接等。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手术室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1)实施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当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时,应该对其实施心理疏导,同时了解患者病史及一般资料,并进行记录和统计,还应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手术的方法、原理、注意事项等知识,并全面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对术区进行常规消毒,在消毒的过程中,要保证消毒面积合理,通过皮肤保护膜对皮肤进行保护,并对患者进行肠道减压处理,对患者术前禁食禁水。
(2)实施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人员应该在手术全过程中保证无菌操作,所活动的区域范围只能限制于无菌区域范围之内,所使用的手术用品均为无菌物品,若医护人员在术中出现手套被刺破或撕破,应该马上更换,并将锐器更换。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加监察,若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此外,还应该做好手术配合工作,保证手术能够快速、顺利的完成。
(3)实施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观察,留置引流装置,并对引流装置进行固定,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颜色,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进行纠正,同时术后,护理人员应于第一时间检查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并与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将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病房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知病房护理人员,从而实现护理工作的有效交接。
1.3观察指标。此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包括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其中,切口愈合情况[2]可分为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以及丙级愈合,甲级愈合:患者的切口恢复效果良好,且清洁干燥,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患者的切口恢复效果一般,存在坏死、红肿及积液等不良情况;丙级愈合:切口出现化脓,需采取进一步处理。满意度评分根据院内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测,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对治护工作越满意。
1.4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s)代表计量资料,经t检验,%代表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切口愈合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更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满意度及时间指标对比。如表3所示,观察组满意度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肠道手术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手术类型,其手术切口主要为Ⅱ类或是Ⅲ类[3],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作为胃肠道手术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10%-25%之间[4],处于医院感染的常见因素,当切口感染发生后,会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缓,从而使患者的预后受到严重影响,并且还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还有可能导致器官功能出现衰竭[5],此外,胃肠道手术术后还能够出现腹腔脓肿、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并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故应该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6]。
手术室护理是一种系统性、针对性较强护理措施,手术室护理能够针对患者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切口感染发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在手术全过程中实施无菌操作,使感染源得以切断,从而促进患者切口愈合,保证治护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其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能够提升切口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缩减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对治护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采取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切口愈合效果,缩减愈合时间,并且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展,从而缩减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茜.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0):13754-13755.
[2]赵威.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2):170-171.
[3]候小香.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3):4391-4392.
[4]王珊,许友,方鸳鹓.手术室集成化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4):1724-1725.
[5]赵歆.手术室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4):279+291.
[6]何翔,鹿秀娟.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7):243-2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