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情况和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82.50%);观察组患者再次出血人数1例(2.50%)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再次出血人数6例(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效果甚好,能及时止血且再出血几率低,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套扎术;组织胶;治疗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凡国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74-75.
0引言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典型临床症状之一,也是上消化道系统出血的主要诱因,虽然该病发病率较高,但是很多患者都对其不了解,导致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实际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相关感染等,极其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一旦发现此病则需要及时入院检查和治疗。目前认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门脉高压症会导致患者门脉压升高,一旦门脉压升高后易影响患者该处曲张静脉,在胸腔负压作用的条件下致使静脉回流血增加,胃内酸性物腐蚀食管黏膜从而导致其破裂出血,另外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药物的刺激以及遗传等原因也会引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目前临床上针对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内镜治疗,也是最为理想的方法,内镜治疗即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进行治疗,据相关研究认为该种方法对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较好[2]。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对比治疗,目的为研究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5~73岁,平均(61.52±2.58)岁;观察组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7~75岁,平均(62.15±3.37)岁。排除标准:①精神病史,无法坚持治疗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合并心脑血管重大疾病者;④患者及家属知情但未同意此次研究者。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吸氧、抗休克、输血和实时检测各项生命体征等,随后在24 h内持续对所有患者行静脉滴注生长抑素,在滴注过程中严格要求患者禁食禁水,最后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药物选择普蔡洛尔,10 mg/次,3次/d。
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具体如下:当患者生命体征达到实施条件时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通过胃镜检查,观察患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出血情况和周围血管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套扎静脉曲张的位置。首先对患者采用α-氯基丙烯酸正丁脂进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术,随后根据患者实际静脉曲张程度适当注射组织胶,从患者近贲门上端采用螺旋状退镜,套扎点需要选择在后镜竖直向上处,优先结扎出血隐患最大的静脉,1次进镜最好使用6个皮圈对其进行结扎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条静脉结扎点应该保证在3个以下,操作完成后将结扎成功的管退出结扎器。完成手术后1 d日内禁食禁水,实时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及大便情况,少数患者可采用生长抑素来降低门脉压。可对部分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进行急性内镜治疗,如若患者是食管出血,可在出血处先进行套扎处理后再注射组织胶,若患者是胃底出血则先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术,再进行套扎处理,后续操作与之前无异。以上患者均于接受手术半个月后进行复查,观察其是否再次出血。
1.3效果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止血情况,其中术后24~48 h止血为显效;48~72 h止血为有效;72 h后仍出血需再次进行治疗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术后半个月后两组患者复查情况,分析其再次出血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进行分析并建立数据库,其中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示,经由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经由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止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再次出血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再次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再次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也属于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出血则可能导致肝性脑病患者死亡,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较高的死亡率,出血死亡率高达50%,已严重威胁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为此患者需要充分了解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症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皮下黏膜出血、体重下降和腹壁静脉曲张等。其中超过一半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会出现恶心和上腹饱胀的情况,随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呕血,血液大多呈鲜红色的,部分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还会出现黑便的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心律失常、肝肾综合征及血压下降等情况,由此可见该疾病的严重性[4]。
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是在内痔弹性橡皮环结扎的原理下进行的,该种方法在内镜视野下进行结扎治疗,具有定位精确、操作方便和损伤小等诸多优点,已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现已被逐步广泛应用。通常来说对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都是先进行套扎治疗,在静脉曲张快消失时进行组织胶注射治疗,首先先于患者食管出血处下端将静脉曲张进行结扎,随后在对其他静脉曲张进行结扎,最后注射组织胶,组织胶属于水样化合物,能在患者体内快速形成血栓,以此来达到止血的作用,止血效果较好[5-6]。实际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复发是难以避免,因此需要尽量保证静脉曲张根除,定期进行内镜随访,最好是半年复查一次[7]。此外通过相关研究已证实先行套扎治疗后在进行组织胶注射效果更加,如果一旦先接受组织胶注射后,会导致患者静脉管壁增厚,导致其产生静脉内血栓,因此先套扎后硬化剂注射可使治疗效果更佳。通过内镜下对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借助内镜能更加准确定位患处,不会直接刺伤静脉,而且内镜创伤较小,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整个手术治疗时间短,再借助后期有效的护理能为手术成功提供一定保证,对于患者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再次复发具有临床指导意义[8]。通过本次研究也可发现,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此外观察组患者再出血人数也低于对照组再出血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的临床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及时对患者止血,降低再次出血几率,止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叶营,孙相钊,蔡春调,等.内镜联合药物诊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再出血危险因素研究[J].海南医学,2017,28(3):36-40.
[2]文海,张太坤,陈文忠.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5):111-114.
[3]倪猛,张海洋.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及其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2):241-244.
[4]李萍,刘冰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27(1):105-110.
[5]瞿启芬,陈吉.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3):198-200.
[6]于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硬化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264-265.
[7]刘素丽,王鼎鑫,郑吉敏,等.内镜序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8,24(12):105-109.
[8]王瑞玲.胃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9):1092-10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