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在ICU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17:28: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在ICU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本院在ICU接受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的25例危重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先给予床旁超声心电图检查后,再采取无创心脏血流动力血监测仪对SV(每搏输出量)、CO(心输出量)、LVEF(左室射血分数)指标予以监测。针对两种方法监测结果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种仪器测定指标关系分析,呈正相关关系,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将心律失常患者予以排除后,再给予两种仪器予以测定,其指标之间也呈现正相关关系,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无创心脏血流动力检测仪应用于ICU危重病患者,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评价心功能,且对指标监测结果和超声心电图测定结果一致,均能有效反映心功能。

关键词: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

本文引用格式:张小林.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在ICU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101-102.

0引言

心功能监测在血流动力学评估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于危重病患者治疗、抢救尤其重要。近年来,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使其心功能监测方法更加多样化,但现阶段,临床上应用较广的是无创心脏功能监测,操作简单,具有实时性、无创性以及快速性等特点[1]。据临床数据显示,对于ICU危重病患者给予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其指标,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反映心功能,与超声心电图监测结果相似,可作为指标监测的重要依据[2]。为此,本次研究将对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在ICU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情况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本院在ICU接受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的25例危重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例(48.00%),女性13例(52.00%),年龄50~70岁,平均(61.34±2.14)岁。全部患者中3例脑卒中,5例重症肺炎,4例脓毒性休克,3例急性心力衰竭,其他10例。

1.2方法

1.2.1超声心电图检查


采用脉冲Doppler法对心脏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予以测量,同时再给予Simpson法对左室射血分数予以测量,取全部数据平均值,便得出超声心动图检测数据。

1.2.2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

以仪器说明书为标准,将专用电极安放于颈根部和腋中线延长线之间交点处,或者是在剑突下缘和腋中线之间交点处。同时以心电图主波为主,在其任意位置处放入心电电极,并把心音换能器放在患者胸骨左缘心前区部位。若将电极合理放置后,能够有效观察仪器阻抗微分图、心电图以及心音图,当波形得以稳定,可冻结图形,以便于获取LVEF、CO以及SV数值[3]。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种监测方法对SV、CO以及LVEF指标的监测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两种方法监测结果和相关性分析


对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予以测定,对其相关性分析得知,均呈正相关关系,见表1。


\
 

2.2两种方法对心律失常监测结果和相关性分析

心律失常易对心功能监测造成影响,此次研究将心律失常患者予以排除后,采用相关系数予以分析,其相关性相比于未分组病例更佳,见表2。


\

3讨论

对于ICU患者而言,尤其是急性循环衰竭者,治疗最有效的措施是给予液体复苏。但液体复苏有利也有弊,能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力保障,但又会因容量过负荷导致组织水肿风险。再加之,因危重病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为复杂,易增加液体复苏难度[4]。为此,对于液体复苏治疗中,采取血流动力学对其动态变化予以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为依据,给予有效措施,可有效确保液体复苏效果。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在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得以广泛应用。其测量原理主要是依靠于人体阻抗测量相关技术。以生理学角度得知,由于心脏泵血得以进而人体主动脉,导致管径出现规律性变化,最终导致胸腔阻抗变化[5]。而通过物理学原理得知,利用设备可将胸腔阻抗变化逐渐转变于电压变化,同时再根据相关计算可得知有关血流动力学指标[6]。该方法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具体心功能情况能够有效反映,但对于危重病患者而言,有效性还未明确,因此,笔者对为此情况给予前瞻性研究。

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中,对于左心功能评价已取得良好价值。本次研究显示,将两种监测方法对患者指标相关性关系予以分析,其测定结果具有有效性,可作为临床上监测的有效依据。在未将心律失常患者予以排除时,两种测定方法对于LEVF指标相关性相对较差,而排除心律失常后,其测定结果可被临床所接受。对其研究结果发现,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在ICU重症患者中,对于心功能评价具有有效性,相比于床旁超声心电图而言,操作相对简单,且具有可重复测定等特点[7]。但该方法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无法适用,不能有效监测其心功能指标。虽然MRI作为心功能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但对于危重患者而言,采取MRI检查,具有可行性较低。再加之呼吸机等设备使用以及患者转动风险易使心功能评价缺乏实际性。本次研究中,给予床旁超声心动图和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对其心功能予以评价,其检测结果具有有效性,但由于研究样本数量有限,仅针对于心律失常采取亚组分析,而对于重症医学较为常见的低血容量休克、脓毒性休克以及急性心力衰竭未采取亚组分析[8]。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对ICU重症患者给予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有效评价心功能,且对于指标监测结果和床旁超声心电图一致,能够有效反应心功能情况。

参考文献

[1]Fan JH,Luo HY,Yang LG,et al.The predictive value of non-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index cardiac index for severe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J].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Pediatrics,2016,11(5):341-345.
[2]魏光晨,刘海峰,段崇浩,等.被动抬腿试验联合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容量反应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3):1718-1719.
[3]左新,张廷洪,赖晓东.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重症患者诊治中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3):3655-3657.
[4]罗曼,孙青松,徐亮,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7):1297-1300.
[5]聂帅,穆心苇.经胸心脏超声在危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医药,2017,21(2):197-200.
[6]金涛,辛绍斌,苏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在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0):139-141.
[7]房志栋,梁丽艳,董辉,等.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与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4):49.
[8]Yang Huiyan,Liu Qing,Huang Shengqi,et al.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ICU of cardiac surgery[J].Ningxia Medical Journal,2016,38(1):18-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4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