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温胆汤加减用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16:27: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研究分析温胆汤加减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中医儿科收录的总计42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为对象,随机以每组2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盐酸硫必利片治疗针对对照组,温胆汤加减方治疗针对观察组,将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YGT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做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YGTSS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YGTSS评分在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观察组(9.52%)明显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中观察组(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方治疗能提高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温胆汤加减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杜伟.温胆汤加减用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226-227.

0引言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中医儿科收录的42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为对象分别采用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和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将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YGT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做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录我院中医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总计42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为对象,随机以每组21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男14例,女7例,年龄为8~10岁,平均(8.63±1.88)岁,病程为15~40 d,平均(26.02±10.08)d。对照组有男15例,女6例,年龄为7~11岁,平均(8.78±1.94)岁,病程为14~42 d,平均(26.17±9.89)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皆符合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中关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的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所有患儿均无其它严重的器官疾病;所有患儿的年龄在4~15岁。

排除标准:排除有严重器官疾病的患儿;排除患有癫痫等神经疾病的患儿;排除不配合治疗的患儿;排除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的患儿;排除年龄不在4~15岁的患儿。

1.3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盐酸硫必利片治疗。采用盐酸硫必利片(国药准字H3202547,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口服治疗,初始服用剂量为0.15~0.3 g(分3次)/d,7 d后若患儿的症状没有得到控制,将剂量提升为0.3~0.6 g(分3次)/d,当患儿的症状得到缓解之后再次将剂量调整为0.15~0.3 g(分3次)/d,连续治疗90 d。

观察组患儿采用温胆汤加减方治疗。采用温胆汤免煎颗粒(生产厂家:深圳华润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进行口服治疗,温胆汤加减方由厚朴、山楂、薄荷、夏枯草、全蝎、枳实、半夏、茯苓、白术、黄芩、僵蚕、蝉蜕、柴胡、竹茹、钩藤、石菖蒲、陈皮、葛根、芦根、白芍等中药制成,对于眨眼明显患儿增加谷精草、菊花、密蒙花以及炒蒺藜;对于喉部异常甘声患儿增加玄参、射干、蝉蜕、山豆根以及牛蒡子;对于大便干结患儿增加大黄、决明子、瓜蒌仁以及槟榔;对于食欲不振患儿增加山楂、神曲、麦茶以及鸡内金;对于心神不宁且惊悸不安患儿增加茯神、酸枣仁以及合欢皮(花);针对临症加减:口角抽动增加黄连以及竹叶;点头摇头增加葛根以及蔓荆子;搐鼻明显增加苍耳子、辛夷以及白芷;多动者增加石决明、生龙骨以及生牡蛎;肢体抽动明显增加木瓜以及仲筋草;秽语胸闷烦躁增加青礞石以及瓜蒌或四逆散。10岁以下患儿3份/剂,10岁以上患儿2份/剂,1份/次,3次/d,连续治疗90 d。

1.4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YGTSS评分进行对比,中医证候积分和YGTSS评分的分值越低说明患儿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恢复情况越好,分值越高说明患儿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恢复情况越差。

根据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不振、睡眠不安、恶心、头晕以及便稀。

根据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根据医院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将YGTSS评分的减分率作为评定标准分为:①痊愈:患儿在治疗后YGTSS减分率≥90%,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活能够自理;②显效:患儿在治疗后YGTSS减分率在60%~9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在帮助下能够自理;③有效:患儿在治疗后YGTSS减分率在30%~60%,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生活在帮助下能够简单自理;④无效:患儿在治疗后YGTSS减分率<30%,临床症状依旧存在,生活不能自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算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YGTSS评分对比


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YGTSS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YGTSS评分在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观察组(9.52%)明显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的治疗效果中观察组(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3讨论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被称作多发性抽搐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多发生在年龄为2~12岁的孩童,并且男孩的发病率要高于女孩,男女之比为3:1,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先天遗产因素、窒息、疾病影响、情志失调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发病。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在中医学中类属“慢惊风”“抽搐”以及“肝风证”等范畴。在中医学中有小儿肝常有足,脾常不足,若脾不能正常运化,易发生阴阳失调,水湿聚而为痰饮,痰饮日久蕴而为湿热,导致脾虚痰聚,肝风内动;再者中医理论中有“百病多为痰作祟”,由此可见,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根本在于“痰”[3]。根据中医研究显示,温胆汤对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疾病效果显著,通过甘草、清半夏、茯苓、桔梗、天麻、陈皮、玄参以及天竺黄的中医,对于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明显的疗效[4]。由于生活和饮食等方面的不规律,不注意环境以及天气的变化,再加上环境污染的加重,导致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因此研究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效的治疗手段对社会有重要意义[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YGTSS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YGTSS评分在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观察组(9.52%)明显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中观察组(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采用温胆汤加减方治疗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志军,刘璐佳,曲婉莹,等.温胆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80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5):13-16.
[2]童瑶,姚惠玲,王有鹏,等.运用温胆汤加减方治疗儿科疾病经验撷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3):64-66.
[3]蒋会莉,李瑞星.琚玮教授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8):82-83.
[4]曾慕煌,许双虹,郑敏,等.温胆汤在儿科疾病中的医案举隅[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6):42-44.
[5]胡彬文,林晓红,曾丽,等.中医集束化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7):132-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4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