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神经内科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现状调查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15:04: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邯郸市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知识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规范开展医院VTE的预防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全市24家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发放问卷,调查其VTE预防护理知识现状情况。结果24家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的VTE知识平均得分率较低;护士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均衡,对预充式抗凝药的注射方法等临床应用技术掌握较差。结论临床护士VTE基础知识及应用掌握情况不理想,今后需加强VTE基础知识、危险因素、临床应用等规范化培训。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神经内科护士;预防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李晓晶.神经内科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现状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389-390.

0引言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涉及的范围主要有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全球性医疗保健问题[2-3]。VTE发生后引起的功能丧失伤残调整生命年高于院内肺炎、导管相关感染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给世界各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6]。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无论是手术患者还是非手术患者,40%~60%存在着VTE的风险,而高危人群的预防比例却很低,在亚洲国家的预防比例则更低[7-10]。所以建立和完善医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早期识别VTE的高危患者,规范VTE的临床诊治、护理等管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医院内VTE的发生。近几年国内外相继出台了VTE防治指南及管理建议等,同时强调护士在预防和治疗患者VTE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1]。因此对全市24家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发放问卷,调查其VTE预防护理知识现状情况,为今后规范全市各家医院开展VTE防治管理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我市各级医院神经内科护士为调查对象,共24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具体见表1。


\

 
1.2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VTE预防知识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第1部分为护士一般资料:工作单位、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VTE知识培训等;第2部分为科室VTE的预防现状:科室是否有VTE规范化预防护理流程、科室是否使用VTE风险评估工具常规进行VTE风险评估;第3部分为VTE知识问卷:VTE基本概念、危险因素、预防及临床应用6个维度。

1.3资料收集方法

将调查问卷制成问卷星电子问卷并生成二维码在邯郸市神经内科护理质控群中发布。最终共回收24家医院25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14份,无效问卷42份,无效原因包括答案完全相同、条目回答不全、一般资料缺失超过50%、问卷回答明显矛盾者,有效回收率为83.59%。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性别、科室、学历、职称、年龄、临床工作年限、得分等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平均数描述。

2结果

2.1我市神经内科护士VTE相关知识需求、培训及科室管理见表2。


\
 


2.2我市神经内科护士VTE得分情况见表2。

\

 


3讨论

3.1全市各家医院神经内科护士VTE预防护理现状分析


表2可见,接受过VTE相关知识培训的医院护士49.07%,由于医院重视程度不同,一部分医院重视并进行了VTE相关知识的培训、预防护理流程的制订等,以提高VTE预防管理工作的开展,但35.51%的护士所在医院未开展VTE相关知识的培训及预防护理流程的制订,说明VTE预防管理工作还未能受到医院重视。表3可见全市神经内科护士对于VTE知识的基础知识、危险因素、预防及临床应用掌握总体较差,都处于较低水平,尤其临床应用最为突出,因此提醒各家医院管理者应加强VTE基础知识、危险因素、预防及临床应用方面的培训管理。

3.2VTE预防护理管理策略

(1)成立VTE专科护理小组:有研究证明,通过小组管理的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水平,规范护理工作[12]。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应全面负责医院内VTE预防护理管理工作,包括指南的解读及培训、风险评估单应用、预防及护理流程制定,质量控制等工作。

(2)建立VTE医院内数据管理平台:系统中统一规范VTE评估量表、病情观察要点,预防及护理措施等,达到医院护士VTE护理的同质化。住院患者确诊VTE后,护士通过信息系统上报患者相关信息,然后对VTE患者每日进行动态追踪,追踪及评价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

(3)医院成立VTE管理团队:VTE预防需多学科合作,团队包括医院内临床、护理、医技及管理部门等不同层面。对于VTE防治,全方位团队合作至关重要。能从而减少VTE的发生,减少由于PTE所致的猝死事件发生。

4小结

经过过去十多年的努力,我国VTE防治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公众意识显著提高,诊治水平亦有很大进步[13]。其中护理人员在防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士对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宣教,实施预防护理措施等,护士的工作贯穿于每一个环节,不可或缺。所以医院要重视护理工作,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及临床应用的培训,有效预防VTE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VTE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

参考文献

[1]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委员会.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36):2861-2888.
[2]Wendelboe AM,Raskob GE.Global burden of thrombosis:epidemiologic aspects[J].Circ Res,2016,118(9):1340-1347.
[3]ISTH Steering Committee for World Thrombosis Day.Thrombosis:a major contributor to global disease burden[J].Thromb Res,2014,134(5):931-938.
[4]Dobesh PP.Economic burde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Pharmacotherapy,2009,29(8):943-953.
[5]Mahan CE,Holdsworth MT,Welch SM,et al.Deep-vein thrombosis:a United States cost model for a preventabie and costly adverse event[J].Thromb Haemost,2011,106(3):405-415.
[6]ISTH Steering Committee for World Thrombosis Day.Thrombosis:a major contributor to global disease burden[J].Thromb Res,2014,134(5):931-938.
[7]Zhang Y,Yang Y,Chen W,et al.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s of VTE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lung cancer[J].Chest,2014,146(3):650-658.
[8]Hill J,Treasure T,National Clinical Cuideline Centre for Acute and Chronic Conditions.Reducing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summary of NICE guidance[J].BMJ,2010,340:c95.
[9]Qu H,Li Z,Zhai Z,et al.Predicting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gynecological surgery[J].Medicine(Baltimore),2015,94(39):e1653.
[10]Cohen AT,Tapson VF,Bergmann JF,et al.Venous thromboembolism risk and prophylaxis in the acute hospital care setting(ENDORSE study):a multi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Lancet,2008,371(9610):387-394.
[11]Tietze M,Gurley j.VTE prevention:develop-ment of an institutional protocol and the nurse’s role[J].Medsurg Nurs,2014,23(5):331-333,342.
[12]韦月荣,成立中医专项小组实施压疮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70-72.
[13]Yang Y,Liang L,Zhai Z,et al.Pulmonary embolism incidence multicenter registration study[J].PLoS One,2011,6(11):e268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