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例资料的研究时间范围自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按照综合序贯法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环孢素、柳氮磺氨吡啶等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39例患者给予芍药汤加减治疗,评估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大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13.856,P<0.05)。研究组患者的黏膜糜烂、溃疡、出血以及充血水肿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92%(=5.185,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改善黏膜症状,减少大便次数,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关键词:芍药汤加减;甲基泼尼松龙;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金学洙.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02-203.
0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于直肠粘膜的慢性炎症溃疡性病变,患者在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以及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同时还可伴有体质量减轻、关节炎、呕吐以及肝功能障碍等表现,导致肠纤维化或恶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是该病病机复杂,因此以往的西医治疗尚无特异性方法。据近些年来中医学相关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有效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2]。本研究就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作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按照综合序贯法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9例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9岁,平均(41.36±2.26)岁;疾病类型:慢性复发型14例,初发型13例,急性暴发型12例。研究组39例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8岁,平均(40.34±2.15)岁;疾病类型:慢性复发型15例,初发型13例,急性暴发型11例。组间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后续研究(P>0.05)。
1.2方法。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甲基泼尼松龙治疗,48 mg/d;若治疗1周后仍没有明显的效果可给予静脉滴注2-4 mg/kg环孢素治疗;待患者的症状改善后可给予口服柳氮磺氨吡啶治疗,2 g/次,3次/d。在对照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39例患者给予中药芍药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为:芍药30 g,槟榔6 g,当归15 g,黄芩15 g,黄连15 g,木香6 g,大黄9 g,炙甘草6 g,肉桂5 g。加减治疗为:脓血便者加紫珠草、地榆;黏液和白稠便较甚者加用苍术、苡仁;腹痛较甚者加延胡索、乌药、枳实。以水煎煮每天一剂,每付水煎至300毫升,分2次餐后20分钟口服。另外灌肠方法为:让患者每日睡前排空大便,给予保留灌肠,时间在30 min以上。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1)记录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大便次数。(2)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糜烂、溃疡、出血以及充血水肿等症状改善情况。(3)疗效评估标准:显效:症状完全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糜烂、溃疡、出血以及充血水肿等症状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显著改善,结肠镜检查黏膜糜烂、溃疡、出血以及充血水肿等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变或加重,结肠镜检查黏膜无改善;显效例数+有效例数/39例×100%即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23.0处理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s),用检验计数资料(%、n),P<0.05象征有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大便次数。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大便次数为(1.2±0.4)次,对照组患者的大便次数为(2.8±0.6)次,组间相比较(t=13.856,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大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患者的黏膜糜烂、溃疡、出血以及充血水肿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的黏膜改善情况:糜烂33例(46.78%),溃疡37例(46.78%),出血35例(46.78%),充血水肿36例(46.78%);对照组中的黏膜改善情况:糜烂19例(46.78%),溃疡20例(46.78%),出血18例(46.78%),充血水肿21例(46.78%)。组间对比(=11.307,18.832,17.102,15.573;P<0.05)。
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92%(P<0.05),详见表1。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痢疾”、“肠癖”、“肠风”、“泄泻”等范畴,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外感湿热毒邪导致气滞血瘀,湿热中阻所致[3]。因此临床治则应以扶正祛邪,清热化湿,涩肠止痢,温补脾肾为主[4]。
本研究所选用芍药汤方中,芍药有泻火补益的功效;炙甘草可通阳复脉,滋阴益气;槟榔有止泻痢的功效;木香有温中里气的功效;当归有润燥滑肠的作用;薏苡仁可清热排脓黄芩、黄连、大黄有清热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肉桂有温经通脉,治虚寒吐泻之功效。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涩肠止痢之功,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另外将以上药物给予患者保留灌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炎症引发的腹泻、血便、黏液便、腹痛症状,达到修复黏膜,治愈溃疡性结肠炎的目的[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给予研究组中西医治疗后患者的黏膜糜烂、溃疡、出血以及充血水肿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明显改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这与孙显军[6]的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黏膜炎症症状,减少大便次数,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在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文艺,翁湘涛,胡月,等.参苓白术散方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2):274-281.
[2]赵春明,刘丽萍.芍药汤联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9-10.
[3]雷燕.清热利湿汤治疗联合西药溃疡性结肠炎36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329-329.
[4]肖毅.芍药汤与痛泻要方联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15-115.
[5]王金丽,刘文洲,李艳峰.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0):124-126.
[6]孙显军.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4):436-4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