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13:49: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讨稳定型慢阻肺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稳定型慢阻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归为两组,A组(n=50)接受常规基础用药,B组(n=50)在基础用药下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比A、B组的临床用药成效。结果B组在临床药效方面较A组显著占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前,两组的呼吸困难评分与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值的比较基本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B组的呼吸困难评分、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值较A组均改善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稳定型慢阻肺患者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药效显著,对改善血气分析指标、解除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明显助益,值得推荐。

关键词:稳定型慢阻肺;沙美特罗替卡松;临床效果;探讨

本文引用格式:褚衍武.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68-169.

0引言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气流受限通常具有不可逆性、进行性的特点,可严重损害肺部的通气—换气功能,最终导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慢阻肺在40岁以上人群中的罹患率接近8.2%,罹患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2]。因此,慢阻肺一旦确诊,应争取尽早妥善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中,我院主要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部分稳定型慢阻肺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效果较满意,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所选100例稳定型慢阻肺患者资料均完整,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系统治疗,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相关诊断依据吻合[3]。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A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0~75岁,平均(62.3±4.8)岁;病程4~28年,平均(15.4±2.3)年;B组男26,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63.2±5.3)岁;病程6~30年,平均(16.8±2.5)年。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已签字同意;无伴发心源性呼吸困难、肝肾功能不全、药物过敏体质等问题。将A、B组的基线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接受常规基础用药,主要包括止咳、祛痰、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措施。B组在基础用药下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生产商:葛兰素史克公司,国药准字:H20150324)治疗,每次经口吸入1吸,2次/d。两组均持续接受4周治疗。

1.3评估项目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评分与血气分析指标,其中呼吸困难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血气分析指标主要测定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两项。

纪录两组临床用药疗效:显效,基本无呼吸困难、气促及喘息等症状与体征,且肺功能恢复正常,活动后无气短表现;有效,呼吸困难、气促及喘息等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且肺功能有所改善,活动后气短表现有所减轻;无效,未见呼吸困难、气促及喘息等症状与体征变化,甚至加重[4]。

1.4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B组的临床用药疗效评估结果


B组在临床药效方面较A组显著占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A、B组的呼吸困难评分及血气分析指标记录结果

用药前,两组的呼吸困难评分与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值的比较基本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B组的呼吸困难评分、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值较A组均改善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慢阻肺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类不可逆性肺部疾病,目前医学界关于其病因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环境因素、职业粉尘以及吸烟史等因素刺激有关[5-6]。该病的罹患率在近年不断攀升,虽然经系统治疗可有效缓解各种急性期症状,但由于慢阻肺患者气道气流受限、肺功能逐渐衰退的特点,稳定型慢阻肺患者的呼吸仍可能随病情发展而日渐困难,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从而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重视对稳定型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处理也非常重要。

沙美特罗替卡松作为一种吸入型β-受体激动药,在治疗慢阻肺方面有确切的效果。其主要有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2种有效成分,其中沙美特罗亲脂性较强,具有增强丙酸氟替卡松抗炎活性的能力,给药后能够持续12 h发挥降低气道高反应、保持支气管舒张等作用;而丙酸氟替卡松可增强β受体基因的表达,与沙美特罗作为一种复合制剂使用,能够有效保障药效的发挥,避免患者出现不耐受β2受体激动剂的问题[7]。

此次通过对100例稳定型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发现B组患者在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后的药效明显更理想,临床总有效率较A组更高(P<0.05),达到96.0%;说明沙美特罗替卡松在稳定型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可行,效果较单纯常规基础用药更令人满意。并且,B组的呼吸困难评分在用药后较A组下降更显(P<0.05),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两项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幅度较A组也更明显(P<0.05),进一步肯定了对稳定型慢阻肺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更利于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该观点与张芳兰等[8]研究看法也有相似性。综上所述,对稳定型慢阻肺患者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给药方便、效果确切,并且对改善血气分析指标、解除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明显助益,可作为今后临床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一种推荐药物。

参考文献

[1]余洁.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常规疗法治疗慢阻肺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0):11-13.
[2]Han XP,Wang LL,He YM,et al.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tiotropium and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powder on disease control in stable COPD patients[J].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2016,22(12):156-159.
[3]蔡群.联用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重度慢阻肺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7):117-118.
[4]王晓玲,徐月清.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经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10):89-90.
[5]郁震,曹娟,王红梅,等.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5):795-798.
[6]黄敏,杨碧英.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9):25-26.
[7]魏新玲,古力·喀德尔,王英.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探讨[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0):51-52.
[8]张芳兰,王艳娟,王莉珺,等.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281-2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