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09:10: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临床治疗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将100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在促排卵治疗后实施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对照组、促排卵治疗后进行正常性生活,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患者治疗后孕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流产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患者围排卵期功能侧卵巢动脉血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妊娠率,值得研究。

关键词: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

本文引用格式:孔知音.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164-165.

0引言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为卵巢性不孕,同时也是一种无排卵月经的特殊类型,其主要是指女性卵泡发育成熟但未发生破裂,导致卵细胞排出困难,最终引起黄素化[1]。该疾病有5%-10%比例发生在正常生育年龄女性中、有35%-45%发生在不孕女性中,以不明因素不孕中最为常见。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式较多,比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等,而在传统药物治疗中,一般以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的治疗方式为主,从而达到促进排卵的目的[2]。本研究通过分析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的优势,并对其效果进行探讨,详情见下文描述。

\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患者列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收治100例,收治年限在2017年度至2018年度间,观察组共50例、对照组50例。

纳入标准:符合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的诊断标准;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男方精液检查正常;患者和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符合研究需求。

排除标准:存在对排卵具有影响的疾病,比如:肾上腺功能減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等;近期具有糖皮质激素、避孕药、促排卵药等治疗史;经B超检测明确具有生殖器伴随器质性病变;经检查,不孕因素为免疫性不孕、生殖道感染、输卵管或盆腔粘连。

50例观察组中,年龄段在28岁-40岁之间,平均(34.12±1.25)岁;不孕年限2-7年,平均年限(4.56±1.21)年;生理周期24-34d,平均周期(29.32±1.35)d。

50例对照组中,年龄段在29岁-40岁之间,平均(34.66±1.87)岁;不孕年限2-8年,平均年限(5.02±1.81)年;生理周期24-35d,平均周期(29.78±1.66)d。

二者各项资料无差异,用P>0.05表示能够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月经周期第5天时,均给予其枸橼酸氯米芬尼(50mg/d,厂家:MEDOCHE MIE LTD),共治疗5天;在月经周期第10天时,给予其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每日75-150U,行肌肉注射;在月经周期10天时,对卵泡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同时根据结果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若卵泡直径大于等于18mm,则将HCG剂量调整为5000-10000U。

对照组50例在促排卵治疗后进行正常性生活。

观察组50例在促排卵治疗后实施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

在HCG注射24-36小时后,实施卵泡穿刺,并协助患者排卵,在术后1小时开始人工授精。卵泡穿刺:术前告知患者将膀胱排空,并取膀胱截石位,将患者阴道和外阴清洗干净后,于B超指导下,将卵泡置于穿刺线上,并沿患者阴道后穹隆部位进针,对准卵泡后,刺破卵泡,待穿刺后,指导患者休息半小时,若在休息期间未出现出血情况,则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3-4]。

两组患者均在第二天给予其黄体酮口服,每日200mg,共治疗16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指标包含:孕激素水平、治疗结局和围排卵期功能侧卵巢动脉血流变化。

孕激素水平的测定: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在月经周期3-5天时抽取其空腹静脉血,共5mL,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为德国罗氏e601。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涉及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涉及计量资料,用±表示/T值检验,两组各项指标中(孕激素水平、治疗结局和围排卵期功能侧卵巢动脉血流变化)存在差异,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2组孕激素水平


观察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患者治疗后FSH(6.98±1.54)IU/mL、LH(7.52±2.96)IU/mL、E2(432.34±1.02)pg/mL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见表1。


\
 

2.2比较两组治疗结局

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流产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2。


\

 
2.3两组围排卵期功能侧卵巢动脉血流变化的比较

观察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患者治疗后PI(1.22±0.01)、RI(0.41±0.01)、PSV(13.25±1.02)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见表3。



\


3讨论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为临床常见排卵障碍,而在女性不孕因素中,排卵障碍占比较大,主要以月经周期正常、伴有类似排卵表现,但无法受孕作为临床表现。研究认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较多,主要与女性排卵期黄体生成素峰功能减弱、内分泌紊乱、月经中期孕激素分泌减少等具有密切关联,同时与输卵管梗阻、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具有一定关联[5-6]。

卵泡穿刺主要是指在与女性卵巢边缘接近且距离阴道壁穿刺点接近的卵泡进行穿刺,从而有效排除卵子,现已广泛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中。其治疗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在B超引导下,经女性阴道刺破卵泡,该种方式能够将囊内液进行释放,使卵巢张力得到缓解,将间质水肿消除,能够使机体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早期恢复卵巢功能,且释放的囊内液能够使血中表达较高的雄激素水平得到缓解[7]。②将卵泡内产生的抑制素进行改善,从而减少血循环中的抑制素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改善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分泌过程,促进FSH的合成和释放,使卵泡成长成熟,恢复正常排卵[8]。而在卵泡穿刺术后及时进行人工授精,能够使直接接触的精子密度得以提高,同时促进精子的活化,促进精子能够有效穿透卵母细胞,提高受精率。

在本次研究中,在促排周期中围排卵期功能侧卵巢动脉血流的观察结果中,经联合治疗患者其PI、RI明显降低、PSV明显升高,其改善程度与单独促排卵患者相比更为明显,其原因是由于在实施卵泡穿刺后,能够减轻人体卵巢张力,使机体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同时在孕激素指标中,经联合治疗患者FSH水平明显提高、且排卵率和妊娠率相比单一治疗更高,由此提示,将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用于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受孕率。同时卵泡穿刺具有经济安全、对患者机体损伤小、不会增加患者痛苦、操作简单等优势,且能够重复使用,患者易于接受。

在李丹梅学者研究的“卵泡穿刺联合人工授精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不孕临床观察”一文中[9],其将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在促排卵后实施卵泡穿刺联合人工授精治疗、对照组在促排卵后指导其性生活,两组在流产率和妊娠率的比较中,其中观察组流产人数1例,所占比为2.4%、妊娠人数8例,所占比19%,该项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流产人数1例,所占比2.00%;妊娠人数10例,所占比20.00%十分相似,由此提示卵泡穿刺联合人工授精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妊娠率,且能够降低流产风险,避免发生流产现象。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患者治疗后孕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流产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患者围排卵期功能侧卵巢动脉血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

综上所述,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不孕具有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胡英,李娟,符免艾,等.人工授精联合卵泡穿刺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中的应用[J].中国性科学,2017,26(7):133-135.
[2]邹丽,袁丽,张珍,等.免疫功能在超声引导未成熟卵泡穿刺术治疗胰岛素抵抗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6009-6011.
[3]王芳.滋阴散结中药+卵泡穿刺术治疗PCOS继发排卵障碍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瘦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195-198.
[4]张静.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与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比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2):146-147.
[5]王宇,李晓冬,李艳飞,等.腹腔镜下卵泡穿刺加来曲唑治疗卵巢功能自主性卵巢囊肿合并外周性性早熟1例五年随访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8,36(12):38-41.
[6]李瑞珍.经阴道超声介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3):72-73.
[7]刘辛芳.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2):37-38.
[8]余蓉,金昊,林金菊,等.重组人卵泡刺激素作用下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M-CSF及受体表达的临床差异[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22(12):1415-1420.
[9]李丹梅.卵泡穿刺联合人工授精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不孕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58(23):206-2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