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测定肠道功能屏障功能的几种方法及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内毒素、谷氨酰胺(Gin)的浓度。术前1d和术后1 d分别测定肠道通透陛乳果糖/甘露醇(IMM)。结果研究组血浆DAO、D-LAC和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AO:(0.498±0.032)U/mL比(0.247±0.051)U/mL,t=-11.790,P=0.000;D-LAC:(5.47±1.55)ms/L比(3.83±0.63)ms/L,t=-2.757,P=0.022;内毒素:(0.0395±0.0028)EU/mL比(0.0256±0.0045)EU/mL,t=-7.377,P=0.000];血浆Gi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为(646.12±34.75)μmolfL比(839.13-I-163.76)p.mol/L(t=3.261,P=0.012);IYR组肠道缺血/再灌注后血浆DAO、D-LAC、内毒素、降钙素原(PCT)均增高,DAO与D-LAC(r=0.971,P<0.01)、内毒素(r=0.915,P<0.01)相互之间呈正相关;缺血/再灌注后血浆Gin浓度降低,与DAO(r=-0.964,P<0.01)、D-LAC(r=-0.966,P<0.01)、内毒素(r=-0.927,P<0.01)分别呈负相关。结论肠道缺血/再灌注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变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DAO与D-LAC、内毒素、间呈显著正相关,与肠道屏障功能呈负相关。
关键词:肠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内毒素;谷氨酰胺;乳果糖/甘露醇;相关性
本文引用格式:伉奕,马宇,杨涌涛,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肠道功能屏障改变相关指标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95-96.
0引言
胃肠道除了具有消化吸收功能外,还有重要的免疫、内分泌和屏障功能。但在创伤或手术应激、放化疗、长期肠外营养支持或多种疾病时,均可造成肠功能屏障功能损害,破损、通透性增高,肠道内细菌/毒素进人体内,引起全身性的严重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 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故而保护肠屏障功能已成为当前危重病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客观准确地评价肠屏障功能,对于进行早期的临床干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测定肠功能屏障功能的几种方法,包括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inmineoxidase,DAO)、D-乳酸(D-Lactate,D-LAC)、内毒素、乳果糖/甘露醇(1ac-tulose/mannitol,L/M),并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1.6±1.8)岁。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0.1±1.1)岁;男性15例,女性15例。两组年龄、性别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检测方法。患者发病12小时,24小时,72小时,7 d外周血样,空腹状态下5 mL静脉血,取3 mL进行肠道屏障损害: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2 mL肠道菌群移位评价:内毒素(LPS),降钙素原(PCT)指标变化情况。患者发病12小时,24小时,72小时,7 d脑卒中预后(NIHSS,mRS)评分。
1.2.1血浆DAO、D-LAC、内毒素检测
1.2.1.1DAO检测:用改良的方法采用酶耦联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邻联茴香胺(O-dianisi-dine),尸胺(cadavefine)等均为Sigma公司产品,使用DU7HS型紫外分光光度计,436nm处测定DAO活性[2]。
1.2.1.2D-乳酸检测:采用酶耦联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需经高氯酸去蛋白,NAD.甘氨酸肼缓冲液、D-乳酸脱氢酶(D-LACticdehydrogenase,D-LDH)等均为Sig-ma公司产品,使用DU7HS型紫外分光光度计,340 nm处测定D-乳酸浓度[3]。
1.2.1.3内毒素(LPS)素检测:按照改良偶氮基质显色鲎试剂盒(上海伊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书定量检测[4]。
1.2.1.4降钙素原(PCT)检测:采用Getein1600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其配套的试剂盒,运用干式免疫荧光法对PCT水平进行检测,PCT水平>2ng/mL为诊断阳性标准。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作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种测定方法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血浆DAO、D-LAC、内毒素比较。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浆DAO、D-LAC、内毒素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血浆G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1。
2.4 不同指标间相关性比较。再灌注后患者血浆DAO、D-LAC、内毒素均升高,DAO与D—LAC(r=0.971,P<0.01)(图1)、内毒素(r=0.915,P<0.01)相互间呈正相关;缺血/再灌注后血浆Gin浓度降低,与DAO(r=-0.964,P<0.01)、D—LAC(r=-0.966,P<0.01)(图2)、内毒素(r=-0.927,P<0.01)与DAO、D—LAC内毒素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25、-0.964、-0.960、-0.963;均P<0.01)。
3讨论
王袆明等[6]研究表明,将患者置于低压缺氧环境造成肠道损伤时伴有血DAO水平的升高,应用Gin营养减轻肠道损伤时血DAO水平也明显降低。以上研究均提示血DAO水平是监测肠道损伤的一个较好的指标。D-LAC是细菌发酵的代谢产物,在正常情况下,极少存在于血液中,但在全身感染、急性肠缺血或某些肠道疾病时,肠道通透性增加,大量D—LAC入血,使血浆D.LAG水平升高。杨海涛等[7]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住模型的研究表明血浆D-LAC的浓度变化和肠道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保持-致,提示其是反应肠道屏障的一个良好指标。但是,黄薇园等[8]对猪肠道缺血模型的研究结果提示血浆D-LAC在缺血6h内中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L.LAC明显升高。两个实验得出不同结果可能是因为应用的模型动物不同,种属之间存在差异,也可能是由于缺血/再灌注的时间不同,存在时相差异。
此外,另有研究提示监测血浆DAO活性和D-LAC水平能较准确地反映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和通透性变化。肠道内存在大量的G-杆菌,能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当发生严重创伤、烧伤和腹膜炎等严重疾病时,肠道通透性增加,肠屏障功能破坏,内毒素人血,导致内毒素血症。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血浆DAO、D-LAC和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呈良好的正相关性,与肠道屏障呈负相关;与前三者分别呈显著负相关,与肠道屏障呈正相关,三项指标均能较准确地反应出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应用乳果糖和甘露醇作为-对理想的糖分子探针测定肠道通透性是一种有效的诊断肠道屏障功能的方法。当肠绒毛发生萎缩,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遭破坏,肠道对甘露醇的吸收下降,对乳果糖的透过增加,因此尿液中L/M值会出现明显的增高,据此可反映肠道的屏障功能。许多研究表明在引起肠道损伤的不同的疾病中,通过测定肠道通透性均能很好地反映出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本研究进行肠道缺血/再灌注后肠道通透性较术前明显增加,与血浆DAO和D—LAC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提示几种指标均能可靠地评价肠屏障功能。肠道通透性检测作为最直观、简便且无创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基础研究中。本研究表明肠道缺血/再灌注后,血浆DAO、D-LAC、内毒素、均有显著改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肠道功能的变化,且相互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各指标在不同时相上的变化,找出早期肠道屏障功能变化中最敏感准确的指标,将为临床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预警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建儿,贺兰花,林伟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闭锁蛋白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关系[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5(4):295-297.
[2]王叶青,洪敏,张凯娜.非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应用薄氏腹针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改善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179(11):32-34.
[3]李宜为.中风醒脑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脑屏障预保护作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4]王涛,刘宏祥,王颖.清热化痰解毒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8,35(1):13-18.
[5]曹月洲.早期神经功能改变与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及其相关预测因素[D].南方医科大学,2017.
[6]王袆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病情、预后的关系[J].血栓与止血学,2017,11(2):96-97.
[7]杨海涛,梁艳.不同肥胖指标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和脑卒中复发中的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1(16):106-107.
[8]黄薇园,李建军,吴刚,等.采用动态对比增强MRI观察大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动态变化[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15(3):74-75.
[9]孙后超,张小刚,刘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11):58-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