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全泪道置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泪道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选择泪囊鼻腔吻合术,观察组45例选择全泪道置入引流管方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11%、7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泪道阻塞患者选择全泪道置入泪道引流管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泪道;泪道引流管;泪道阻塞;临床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鞠艳秋.全泪道置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154.
0引言
泪道阻塞属于常见的眼科疾患,基层医疗机构眼科门诊中几乎每天都会治疗很多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其发病率相对较高,以眼屎增多、溢泪等典型症状为主,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1]。近些年,眼科临床上针对泪道阻塞患者多选择在泪道内置入引流管、支撑形成泪道的治疗方式[2]。现就我院泪道阻塞患者的相关治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泪道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7~81岁,平均(54.1±0.7)岁。观察组(45例):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24~80岁,平均(54.9±0.8)岁。两组患者均存在泪道阻塞的典型症状,确诊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在全泪道置入泪道引流管。术前取仰卧位下以利多卡因(1%)、麻黄素(1%)棉片浸润鼻腔,促进鼻腔收缩。再以利多卡因(2%)、布比卡因(0.75%)局麻。以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插入针头,以生理盐水冲洗泪道,生理盐水达到鼻腔内部则泪道通畅,生理盐水经泪点溢出则为泪道阻塞。同时应用鼻内镜观察是否存在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道畸形等。经下泪小点置入空芯泪道针,顶端向下旋转探针,探针朝向鼻翼,轻压泪囊底部,探查鼻泪管入口,进入鼻泪管、鼻腔,旋出探针使其头部壁开孔向上偏内侧,再置入、固定钛合金细丝,最后退出探针,以细丝头部将泪道引流管夹住,将细丝经下泪点回抽。上泪点操作方法相同,细丝经鼻腔抽出。冲洗泪道1次/月,术后应用眼药水、眼膏等,术后3个月拔管。
1.3观察指标
术后半年评价临床疗效。溢泪、眼屎增多等症状完全消失,冲洗后畅通,为治愈;中度溢泪、冲洗后畅通,为显效;溢泪严重、冲洗畅通但有阻力,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计量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11%、73.33%,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泪道阻塞常见、多发,造成泪道阻塞的原因有很多,阻塞部位以泪总管、泪小管和鼻泪管为主,不易治愈也易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的同时也影响眼部外观[3]。泪道阻塞者临床治疗方式也有很多种,包括泪道成形术、泪道挂线术及泪道探通术等等[4]。全泪道置入引流管治疗方案下能解决全泪道阻塞问题,对泪小点狭窄、眼睑外翻、泪小管则色、鼻泪管阻塞以及泪总管阻塞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发挥支撑、成形、再通的效果,且在整个操作期间不会影响原有解剖结构,对患者损伤较小,手术安全性更高[5-6]。相比之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只能解决泪囊、下泪道阻塞问题,不能解决泪小点狭窄、下眼睑外翻、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等问题,且该术式操作复杂,要求手术者技术能力极强,还会对患者带来较大创伤,术后恢复缓慢,也正因如此而不易被大家所接受[7,8]。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泪道阻塞患者手术治疗中,首选全泪道置入引流管术式,能有效疏通泪道,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叶健章,阮远飞,袁煜宗.改良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6):182-184.
[2]廖润斌,张世华,李娜.两种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5):998-1001.
[3]李景荣,邹克智.高频电泪道成形并环形泪道引流管置入联合针药治疗上泪道阻塞性病变[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3):589-591.
[4]王华.改良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江苏医药,2016,42(13):1504-1505.
[5]Adriaan DC,Stijn WG,Trudy MS,et al.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longterm experience and outcomes[J].Acta phthalmologica,2017,95(1):74-78.
[6]王羽琦,张熙伯,余玲.泪道激光与高频电灼联合不同类型引流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2):1560-1562.
[7]于泓,韩冬梅,杨瑞民,等.泪道激光联合引流管置入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J].眼科,2017,26(6):383-385.
[8]李红霞.改良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96-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