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观察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6 14:02: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疾病通过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8例,将全部患者根据前瞻性单盲随机法分为常规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与研究组(24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阶段性治疗后,其治疗效果等。结果研究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有效率为91.67%,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更佳(P<0.05),研究组的恢复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更短,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疗效更佳(P<0.05)。结论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在此研究中比常规治疗方式的作用更佳,具有见效快、恢复时间短等优点。

关键词:肠梗阻;临床效果;开腹手术

本文引用格式:赵琳琳.观察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20-121.

0引言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疾病是我国临床较为多发的一种肛肠科疾病[1]。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指出,将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应用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更为显著[2]。有利于改善患者停止排气、腹痛、恶心呕吐与腹胀等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但此方面研究样本数量有限,仍缺乏相关临床依据。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和常规组48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研究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疾病通过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应用,现将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8例,将全部患者根据前瞻性单盲随机法分为常规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与研究组(24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中女11例,男1 3例,年龄12~54岁,平均(29.47±2.58)岁,常规组患者中女1 0例,男1 4例,年龄1 3~55岁,平均(29.62±2.64)岁,对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常规资料通过应用统计学进行研究,结果得出,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1.2方法

常规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给予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补液、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以及禁食等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24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指导并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后,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行常规插管,在患者右侧腹肌进行手术切口,常规分离患者肠壁和腹壁等粘连,待粘连分离后需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反复冲洗,再逐步缝合手术切口,常规置入引流管引流。

1.3观察指标

通过记录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恢复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等对研究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患者治疗的效果分为3个部分,显效、有效及无效。无效症状包括:患者经过阶段性治疗后,停止排气、腹痛和恶心呕吐等无任何改善;有效症状包括:患者经过阶段性治疗后,停止排气、腹痛和恶心呕吐等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显效症状包括:患者经过阶段性治疗后,停止排气、腹痛和恶心呕吐等基本消失或显著好转。每一项符合的临床指标经计算后得出百分率,将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得到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处理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有关数据与相关指标资料,计量资料比较经过t检验,并用(±s)显示,计数资料比较经过2检验,并用(%)显示,开腹手术治疗方式与常规治疗方式比较,P<0.05表示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研究意义。

2结果

2.148例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对比


经过对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有效率为91.67%,常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6.67%,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更佳(P<0.05),详情如表1所示。


\
 

2.248例患儿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长对比

经过对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组的恢复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更短,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疗效更佳(P<0.05),如表2。


\


 

3讨论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指由于患者腹腔内粘连或者肠粘连导致的肠梗阻疾病,约占各类型肠梗阻疾病的20%~40%[4]。随着我国总人口的增加以及人民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多,且发病率不断上升,需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5]。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开腹手术方式逐渐取代传统药物治疗[6]。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作为个性化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疾病治疗方式,其主要通过在患者右侧腹肌进行手术切口,常规分离患者肠壁和腹壁等粘连,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反复冲洗逐步缝合切口,嘱咐患者开腹手术完成后禁食,待拔除胃管,患者胃肠功能等恢复后,可允许患者进食,先给予患者饮水,待其无不适症状后给予患者半流质食物和全流质食物,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7]。

此次研究对普外科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观察评价,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症状改善效果欠佳,研究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通过记录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恢复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等对研究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更佳,说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的疗效更佳,研究组的恢复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更短,说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的腹痛、恶心呕吐与腹胀等症状改善效果更佳,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8]。

研究结果表示,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在此研究中比常规治疗方式的作用更佳,具有见效快、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对于患者肠梗阻症状的转归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秦建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6):6983.
[2]周喜洋,许王华,陈飞.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联合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8,35(2):44-46.
[3]王德奋,林中满,吴惠慈.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5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3(16):2080-2081.
[4]李维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远期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2):188.
[5]华春波,王宇,王慧婷,等.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7,35(15):29-30.
[6]崔新野,景惠荣,赵金,等.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治疗腹部术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7,39(4):45-46.
[7]Zhang Y,Zhou P.Value of endoscopy appli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after radic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17,20(2):160.
[8]Götz M,Braun G,Jakobs R,et al.German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Digestive and Metabolic Diseases(DGVS)position statement on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 in acute Ileus[J].Zeitschrift Fur Gastroenterologie,2017,55(12):14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0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