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根据应用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分为钛膜组(n=20例)、海奥组(n=20例)、骼瑞组(n=20例)及Bioss-Gide组(n=20例),均采用相同的牙种植治疗,对比分析种植效果。结果海奥组、骼瑞组、Bioss-Gide组修复成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均高于钛膜组(P<0.05)。结论对于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应用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效果不一,但尽可能选用海奥、骼瑞及Bioss-Gide口腔修复膜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修复效果,促使引导骨再生速度加快,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产生,进而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材料;牙种植;引导骨再生
本文引用格式:陈爽.观察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70-71.
0引言
引导骨再生技术主要被临床应用牙列缺损疾病上,通过将一种高分子生物膜覆盖在骨缺损位置,使骨缺损区骨能够得到正常修复[1]。在此技术中应用的口腔修复材料可划分为不可吸收、可吸收类,其使用性能能够直接决定引导骨再生技术是否成功,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修复膜材料种类繁多,其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若处理不好容易导致术后发生不同程度上的并发症,进而影响到种植修复效果[2]。鉴于此,本次研究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应用不同的口腔修复材料,旨在观察其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5-65岁,平均(45.12±3.47)岁。
1.2方法。入选患者均使用相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在手术之前给予常规的口腔检查,应用CT检查方式详细观察患者的牙槽骨缺损范围,于患者术侧口腔局部使用浓度0.5%碘伏给予消毒处理,之后对患牙局部应用阿替卡因给予浸润麻醉处理,将患者的粘膜与粘骨膜面应用圆刀片进行逐层切开,使牙槽骨充分暴露于视野下,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与种植要求置入种植体,同时根据患者的种植部位创面大小,将口腔修复膜适当的裁取。接受钛膜引导骨再生材料,将钛膜置于骨缺损位置,并检查膜的情况,使膜完全贴合于骨面,保持膜的平整之后于植骨区置入人工骨粉;应用海奥、骼瑞及Bioss-Gide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骨再生,需在植骨部位置入人工骨粉[3],并且放置修剪完好的膜,然后严密缝合。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处理,治疗10 d之后给予拆线。
1.3观察指标。修复效果:患者治疗后种植体稳定性较好且缺损部位新生骨与自体骨吻合完好表明为修复成功,反之则视为失败;不良反应:侧方穿孔、伤口裂开、牙龈局部肿胀;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骨密度。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各组患者的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修复效果。海奥组、骼瑞组、Bioss-Gide组种植修复效果显著优于钛膜组(P<0.05),详情数据见表1。
2.2对比各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骨密度。海奥组、骼瑞组、Bioss-Gide组骨密度显著优于钛膜组(P<0.05),详情数据见表2。
2.3对比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海奥组、骼瑞组、Bioss-Gide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钛膜组(P<0.05),详情数据见表3。
3讨论
引导骨再生技术发展于上世纪70年代,而随着医学解剖技术的逐渐进步与发展使人们意识到骨细胞的迁移速度[4-5],上皮细胞迁移速度及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迁移之间存在不同,相对而言,上皮细胞迁移速度和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迁移速度较快,因此在骨缺损部位的上皮下细胞迁移和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会对成骨细胞迁移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进而对骨再生作用造成不利。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应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技术来修复牙缺失部位,应用适宜的口腔修复膜材料促使形成一种屏障膜[6],可对结缔组织上皮细胞与纤维细胞迁移于骨缺损部位进行抑制,以此来确保缺损部位成骨细胞修复达到正常,进而提升种植体的稳定效果。
本次研究海奥、骼瑞及Bioss-Gide口腔修复膜材料引导骨再生技术后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钛膜组(P<0.05),这与杜梅生等人[7]报道趋于一致,由此可见该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往临床常在选择修复膜材料时多是应用钛膜,具有质地较硬、生长空间维持好且不可吸收性等特点,但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发现,由于钛膜的表面没有空隙,会对患者的血液循环有着限制,植骨无法吸收到血液供给,使得发生不良反应,预后效果欠佳。海奥、、骼瑞及Bioss-Gide口腔修复膜材料均属于可吸收性双层胶原膜结构[8],具备较长的降解时间,能够自动对代谢产物进行降解,并且无其他毒副作用,能够有效在口腔软组织和骨缺损间起到屏障的效果,可与软组织接触后产生一种致密层,维持生长空间的稳定效果,进而加快缺损部位植骨生长速度,通过骨组织接触部位空隙,血液能够直接快速的进入到植骨生长部位,使得新生的骨组织完好贴合生物膜,进而紧密结合自体骨与新生骨,因此也就具备较好的稳定血液与隔离的效果,以此来不断增强骨体的再生能力,提升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治疗中采取海奥、骼瑞及Bioss-Gide口腔修复膜材料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丽明,郭强,何永文.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3):31-34.
[2]焦雪峰.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应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7,7(10):57-59.
[3]Arunjaroensuk S,Panmekiate S,Pimkhaokham A.The Stability of Augmented Bone Between Two Different Membranes Used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Simultaneous with Dental Implant Placement in the Esthetic Zone.[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17,33(1):206-216.
[4]郑廷利,孙美娟.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1):73-74.
[5]王璐,许凤.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3):146-148.
[6]Ben HA,Lee JW,Kim JJ,et al.Influence of rhBMP-2 on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for Placement and Functional Loading of Dental Implants:A Radiographic and Histologic Study in Dogs.[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17,32(6):e265-e267.
[7]杜梅生,陈保根,宋霞.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2):30.
[8]罗俊.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及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5):1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