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6 10:58: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导致骨科创伤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应当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骨科创伤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在采取文献回顾法的基础上,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创伤的分类情况、伤口的清洁程度和创面首次处理的时间等,进而对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原因进行调查。结果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类型有自内而外、潜在开放性和自外而内三种,其中潜在开放性的感染患者更多,而患者休克对伤口感染的发生具有直接影响,休克患者的伤口感染率较未休克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更高,并且两组患者在首次创伤处理后发生伤口感染的几率较大,因此骨科创伤患者发生伤口感染可能与首次处理创口有着密切联系。结论开放性骨科创伤、患者休克和首次对创面进行处理的时间均是导致骨科创伤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缩短首次对创面进行处理的时间,降低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率,缩短骨科创伤患者的恢复时间。

关键词:骨科创伤;患者;发生;伤口感染;危险因素;对策;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程建民.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140+142.

0引言

由于交通事故逐渐增多,骨科创伤的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多。骨科创伤患者大多数均是开放性伤口,而外界环境的危险因素较多,极易导致骨科创伤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延长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因此,对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进行预防是极为重要的[1]。本次研究导致骨科创伤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应当采取的相应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骨科创伤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大的71岁,年龄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为(48.45±3.17)岁;其中骨科创伤原因为车祸11例,高空坠落13例,摔伤14例,打击伤7例;开放性骨科创伤30例,闭合性骨科创伤15例;骨科创伤程度为Ⅰ度21例,Ⅱ度17例,Ⅲ度7例。将无能力填写调查问卷、患有沟通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

1.2方法。本研究在采取文献回顾法的基础上,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创伤的分类情况、伤口的清洁程度和创面首次处理的时间等,进而对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原因进行调查。患者在填写完调查问卷后经由骨科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回收,发放问卷45份,回收问卷45份,问卷的回收率为100%。收集骨科科室工作人员的护理知识水平资料和骨科治疗水平资料,确保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基础,进而保障本次问卷调查的客观性和可靠性[2]。

1.3观察指标。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分析,分析导致骨科创伤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1.4统计学分析。将得出的结果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分析,计数数据均用%表示,采取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类型有自内而外、潜在开放性和自外而内三种,其中自内而外感染的患者有11例,感染率为24.4%,潜在开放性感染的患者有29例,感染率为64.4%,自外而内感染的患者有5例,感染率为11.2%,可见潜在开放性的感染患者更多;患者休克对伤口感染的发生具有直接影响,休克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为96.7%,未休克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为72.4%,休克患者较未休克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更高;两组患者在首次创伤处理后发生伤口感染的几率较大,因此骨科创伤患者发生伤口感染可能与首次处理创口有着密切联系。

3讨论

近年来,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各种交通工具得到普及,由于交通事故逐渐增多,骨科创伤的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多,除此之外,意外伤害也可造成骨科创伤。骨科创伤患者大多数均是开放性伤口,骨折区域受损,导致其与外界相连,而外界环境,例如医院和室外等,危险因素较多,极易导致骨科创伤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伤口感染是骨科创伤患者常常会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加重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恢复时间,给患者的健康安全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对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进行预防是极为重要的[4]。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了解骨科创伤患者的具体情况,提高对开放性骨科创伤患者的关注,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清创方式对骨科创伤患者的创面进行处理,能够最大程度的缩短细菌与患者的创面进行接触的时间。若骨科创伤患者出现休克现象,需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处理[5]。医院的医护人员应当经过严格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而缩短骨科创伤患者的首次处理时间。针对骨科创伤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这部分患者的机体抵御能力也随之下降,因此必须增强对老年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对其强化预防感染的措施。除此之外,由于医院环境复杂,长时间的住院会增加骨科创伤患者的感染率,因此必须对骨科创伤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严格控制[6]。

本研究在采取文献回顾法的基础上,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创伤的分类情况、伤口的清洁程度和创面首次处理的时间等,进而对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类型有自内而外、潜在开放性和自外而内三种,其中潜在开放性的感染患者更多,而患者休克对伤口感染的发生具有直接影响,休克患者的伤口感染率较未休克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更高,并且两组患者在首次创伤处理后发生伤口感染的几率较大,表明骨科创伤患者发生伤口感染可能与首次处理创口有着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开放性骨科创伤、患者休克和首次对创面进行处理的时间均是导致骨科创伤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缩短首次对创面进行处理的时间,进而有效降低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率,缩短骨科创伤患者的恢复时间。

\

 
参考文献

[1]张宝玉.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1):102-103.
[2]刘霞,冀福林.骨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8):17265+17268.
[3]李朝辉.骨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11915-11916.
[4]黄冬红,蒋云甫,陈英,等.骨科创伤患者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5):1137-1140.
[5]陈佳丽,宁宁,吕娟,等.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骨科,2015,6(01):49-52.
[6]郑林峰,汪珏,赖树华,等.骨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1):189-190+2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0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