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6 10:39: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共3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闭合复位具有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该治疗方式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关键词:股骨干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巴图.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106-107.

0引言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属于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而且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1],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涨。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会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一般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在以往的治疗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会有一定的并发症,预后效果不如人意。随着医学技术和仪器的进步[3],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与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相继问世。本次研究就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研究过程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共3 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 5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9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在2 3~71岁,平均(4 5.7±4.5)岁;对照组中男性7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在26~74岁,平均(47.1±4.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4例,高空坠落10例,运动伤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经过CT、MRI等诊断,确诊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了解研究过程,并签字同意进行治疗。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精神问题;患者具有较多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患者患有其他严重骨折症状影响研究结果。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使用全身麻醉,以骨折端为中心,在侧骨股外侧切开7 cm左右的切口,自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的间隙进入,沿骨折端髓腔逆行,自下而上使用弹性髓腔锉扩髓[4],由8 mm开始增大,每次最多增加1 mm,直到达到预期为止。使用同样的方法扩髓远侧骨折端。在髋部切出纵行切口,长度在4 cm左右,达到暴露大粗隆顶点的效果。直视下复位骨折端,插入髓内钉,在直视下达到满意的效果,之后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使用全身麻醉,从大粗隆顶点向近端纵向延伸,切出4 cm左右的创口,选择患者侧大粗隆顶点靠内的1/3交界处,使用骨锥钻透骨皮质开口,将圆头导针经进针点插入骨折断端,在透视辅助下闭合复位骨折端,之后将导针插入远折端,使用弹性髓腔锉扩髓,由8 mm开始增大,每次最多增加1 mm,直到达到预期为止。扩髓完毕后沿着圆头导针插入合适长度的髓内钉,将髓内钉远端打入到股骨远端骨松质内,近端定位没入大粗隆顶点为最佳。首先拧入远端2枚锁钉,如果透视结果良好再拧入近端锁钉与尾帽。如果出现移位,可以使用打拔器回敲直到复位满意为止[5]。冲洗切口,在近端切口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术后无不适症状,膝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术后的症状不明显,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行走时有微弱疼痛;无效:术后膝关节出现肿胀现象,活动受限,无法自由行走。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等。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出血量、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在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会为患者带来较大的创口[6],切开复位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量,破坏周围的血液供应,导致创口愈合速度变慢,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属于微创治疗[7-8],对患者的关节肌肉造成的负担较小,出血量少,恢复期短,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创口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两组数据说明了,在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闭合复位具有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综上所述,在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闭合复位具有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该治疗方式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方海.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9):80-81.
[2]王海峰.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9,1(8):66-67.
[3]杨维新.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8,12(21):34-35.
[4]潘华兴.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文献杂志,2019,10(22):16-17.
[5]齐东楠.闭合复位及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骨、关节损伤,2019,3(29):80-81.
[6]张德常.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干粉碎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9,1(8):66-67.
[7]Aaron Cure.Comparative study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open reduction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J].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literature,2019,2(11):65-66.
[8]Coy Chen.Clinical effects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open reduction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s[J].The world medical,2018,11(26):74-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0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