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产妇分娩产房中的护理管理情况,以便为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为产房护理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医院妇产科接收的60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产房中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产房中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4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6.6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33%)、胎儿窘迫发生率(1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23.33%)、(40.00%),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妇分娩产房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有益于改善高危妊娠产妇的分娩结局,维护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危妊娠;分娩产房;护理管理;人性化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周汉华.高危妊娠产妇分娩产房中的护理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266+270.
0引言
分娩是产妇必经的一个特殊过程,身心需要经受极大的考验[1]。高危妊娠状况对产妇健康和新生儿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产妇、新生儿极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故分娩产房中需加强护理管理[2]。因此,产科产房工作人员面临着较大的考验,分娩产房中未能实现有效的护理措施,极易引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3]。本研究以60例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样本,旨在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分娩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医院妇产科接收的60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年龄36-41岁,平均(36.45±3.52)岁;孕周40-43周,平均(41.21±0.57)周;包括15例妊娠糖尿病、3例疤痕子宫、12例高血压综合征。观察组:年龄36-41岁,平均(36.45±3.62)岁;孕周40-43周,平(41.28±0.58)周;16例妊娠糖尿病、2例疤痕子宫、12例高血压综合征。两组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①设立风险管理小组,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及资深助产士担任小组成员,每月进行1次研讨会,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根据护理管理规定规范操作,认真贯彻产程进展,做好意外抢救准备。②安排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交班制度、查对制度、用药制度、仪器检修制度、仪器保养制度、消毒制度等。③加强心理护理:掌握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状况,根据产妇对分娩的认知程度及文化程度,适当安抚产妇的不良情绪,及时缓解产妇的紧张、恐惧及不安情绪,让产妇积极配合产科医师及护士的护理工作。④加强分娩产房中的安全管理:分娩过程中,及时安抚产妇的情绪,轻轻按摩产妇的腹部、腰骶部,帮助产妇缓解疼痛。分娩时,指导产妇保持正确的体位,多鼓励安慰产妇,指导产妇有规律地进行深呼吸,让其顺利分娩。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产程时间及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2结果
2.1妊娠结局对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46.0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6.66%)、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33%)、胎儿窘迫发生率(16.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00%)(23.00%)(40.00%),P<0.05,见表1。
2.2产妇产程时间对比。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产妇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P<0.05,见表3。
3讨论
产妇分娩属于一个十分复杂的特殊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高危妊娠产妇的分娩风险极大[4]。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方面为基础体质,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均会影响分娩结局;一方面为分娩过程,分娩过程中部分产妇可能突然出现羊水栓塞、大出血等严重症状,会危及母婴安全;另一方面为管理因素,如输液滴素控制不当、用药错误等,均会导致分娩结局不佳[5],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对改善母婴结局有着重要意义。
产科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有助于产科医师及护士根据产妇的体质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前预测风险因素,提前制定相关护理安全管理措施[6]。本研究观察组通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提前对分娩期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为产妇制定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同时分娩期对产妇加强心理护理管理,配合自身熟练的护理技巧与丰富的经验为产妇提供优质的产科护理服务,最大限度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7-8]。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剖宫产率(4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6.6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33%)、胎儿窘迫发生率(1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23.33%)(40.00%);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提示对高危妊娠产妇分娩产房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既可改善母婴结局,又可明显缩短产程,缓轻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高危妊娠产妇分娩产房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有益于改善高危妊娠产妇的分娩结局,维护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亚琴,徐惠英,冯桂兰.产前护理干预对于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3):248-251.
[2]郭宗艳,赵伟,景琦.高危妊娠产妇产前负性情绪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分娩结果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45.
[3]屈晓敏.系统性护理对高危妊娠孕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影响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7):57-59.
[4]李艳红,张云.高危妊娠产妇分娩产房中的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8):4744.
[5]李小敏.全程护理小组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妊娠结局与分娩后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7):87-89.
[6]翟丽雯.产前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初产妇焦虑情绪、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10):182-183.
[7]李志敏.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在高危妊娠产妇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1):107-109.
[8]诸英环.产前护理干预对于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价值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167,1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