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外敷在儿童反复性麦粒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儿童反复性麦粒肿均自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门诊收治的患儿中选择,抽选量为60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研究纳入、排除标准。其中30例组成参照组,施予患眼滴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托百士)加耳尖放血治疗;余下30例组成观察组,施予患眼滴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托百士)加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经医治和评测剖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要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儿均接受疼痛评测(VAS),组间数据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分值较参照组有更大降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外敷对儿童反复性麦粒肿进行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症状以及疼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耳尖放血;中药外敷;儿童反复性麦粒肿;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李雪.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反复性麦粒肿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80,384.
0引言
麦粒肿(Hordeolum)(即睑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又名针眼、土疳、土疡,主要因细菌感染所致,属于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于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皮脂腺发病,病原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麦粒肿发病较急,发病群体以儿童为主,早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炎症时局部充血、水肿反应较重,部分患者在近睑缘处可触及硬结。麦粒肿症状反复,对患儿正常生活影响较大[3-4]。中医学认为,麦粒肿主要因胃火上攻,或风热相搏至眼睑引起,治疗遵循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原则。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这类患儿多反复发作,惧怕手术。我院就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外敷在儿童反复性麦粒肿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儿童反复性麦粒肿均自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门诊收治患儿中选择,抽选量为60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研究纳入、排除标准。其中30例组成参照组,施予耳尖放血治疗;余下30例组成观察组,施予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参照组内,男17例,女13例,年龄5~12岁,平均(9.12±0.21)岁。病程为3~8 d,平均(4.72±0.21)d。病灶大小为3~13 mm,平均(7.82±0.21)mm。观察组内,男18例,女12例,年龄6~13岁,平均(9.02±0.18)岁。病程为3~9 d,平均(4.88±0.19)d。病灶大小为3~11 mm,平均(7.24±0.19)mm。纳入对象的信息资料经上传处理,计算结果显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纳入标准:患儿均确诊为麦粒肿;患儿病程均在1周内;患儿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儿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儿出现麦粒肿化脓;患儿属于过敏体质。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患眼滴用0.3%妥布霉素滴眼液(托百士)爱尔康公司生产1~2滴/次,每日3~4次,配合耳尖放血治疗,于患眼侧轻捻耳尖部,耳尖发热且充血后,将耳廓由后向前对折,于耳尖最高处刺入,用一次性5号注射针头点刺耳尖穴,手法须迅速准确,深度约2.0 mm;放血5~7滴,以血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为度,边挤压出血边用消毒干棉球擦拭,术毕用碘伏棉球消毒针刺处并棉球按压止血。每天1次,持续治疗3 d。
观察组患儿患眼滴用0.3%妥布霉素滴眼液(托百士)爱尔康公司生产1~2滴/次,每日3~4次,配合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外敷消肿方组成为:生地黄15 g、红花10 g、天花粉6 g、蒲公英10 g、薄荷9 g、泽兰10 g、冰片5 g等,将上述药方在我院制剂室研成细粉后,过100目筛,加入鸡蛋清或醋调成糊状,盖消毒纱布包裹,然后将外敷药置于眼袋夹层内敷眼。每次外敷20~30 min,每日早晚各1次,持续治疗3 d。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保持饮食宜清淡,多食用瓜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1.3观察指标
(1)治愈:患儿治疗3 d内,经裂隙灯检查显示有关疾病症状(眼部红肿、硬结)消退,疾病有关体征消失;(2)有效:患儿治疗3 d内,经裂隙灯检查显示有关疾病症状(眼部红肿、硬结)减轻,疾病有关体征减轻,病变处炎症反应改善;(3)无效:患儿治疗3 d后,经裂隙灯检查显示病情无显著改善,需要予以切开引流。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予以评估,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作使用SPSS 15.0计算软件,合理挑选数据集剖析整体效果。一切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查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数据参照2检验,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参照t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有更高占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VAS分值变化比较
治疗前患者均接受疼痛评测(VAS),组间数据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分值较参照组有更大降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称麦粒肿为针眼,主要因胞睑边缘生疖,形态如同麦粒,伴有红肿、瘙痒,容易化脓溃破。病机主要为风热毒邪侵袭胞睑,或者因饮食不节导致脾胃积热,或肝火循经上炎,或脾虚湿热上攻,热毒于胞睑雍阻而发病。在治疗上主要予以祛风清热、解毒散结。临床针对麦粒肿主要予以局部抗生素眼药或局部热敷,对化脓患者予以切开排脓等,疗效并不理想[5]。目前,西医对麦粒肿的治疗,主要以初期局部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外用局部抗生素滴眼液为主,形成脓肿后则通过手术对其进行治疗。而复发性麦粒肿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常见于儿童,治疗颇为棘手[6]。
儿童反复性麦粒肿主要因脾胃不和所致,患儿因喂养饮食、用药不合理,导致患儿外感六淫、机体正气受损,心脾积热、脾胃不和,从而发病。耳部与眼睛及其周围通过经脉实现相连,中医认为,对耳尖穴实施针刺,具有凉血消肿以及清热解毒的效果。耳尖放血是一种中医刺络放血术,其可改善患儿体质,实现泄热开导,可缓解因麦粒肿引起的寒战和发热等全身机体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耳部神经丰富,通过刺激可对机体代谢进行调整,调动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实现治愈疾病的效果。我院同时自制中药外敷方,内含生地黄、红花、蒲公英、薄荷、天花粉、泽兰、冰片等中药,方剂中生地黄以清热凉血;红花以活血通经止痛;蒲公英、薄荷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天花粉以清热、消肿排脓;泽兰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冰片以止痛消肿;全方旨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通过中药外敷可使药物直接作用病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效果[7]。
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要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均接受疼痛评测(VAS),组间数据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分值较参照组有更大降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合耳尖放血以及中药外敷,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症状。
综上所述,对儿童反复性麦粒肿进行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疗效显著,对患儿病情症状改善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黄洪尧,邓倩妮.膀胱经放血治疗儿童复发性麦粒肿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7,49(3):131-132.
[2]欧春蓓,李惠.耳尖放血配合药物治疗麦粒肿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59-60.
[3]李苏茜,杨亚男.耳尖穴放血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麦粒肿100例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0(2):126-127.
[4]何森辉,武晓光.针刺耳垂眼穴放血辅助治疗小儿麦粒肿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3):315-316.
[5]张学玲.耳尖点刺放血治疗麦粒肿早期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5):699-700.
[6]罗伟,赵东旭,侯江红.侯江红中医药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的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3,5(3):57-58.
[7]何巧玲,赵学军.中药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儿童麦粒肿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5):851-8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