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为幽门螺杆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幽门螺杆菌三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再加用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d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溃疡面积进行测评,并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完成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并行组间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及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溃疡面积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均未收集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缩小溃疡面积,提升患者总体疗效方面,更具优势,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是适合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案。
关键词: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溃疡面积;临床症状改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穆艳修.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06,210.
0引言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临床约90%以上的胃溃疡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临床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内容之一[1]。临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已有较为成熟的标准三联疗法[2]。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幽门螺杆菌耐抗生素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致使临床治疗疗效不断下降,寻找其他有效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成胃溃疡患者治疗所面临的重要课题[3]。本方案采用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胃幽门螺杆感染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性19例;年龄41~75岁,平均(66.83±6.52)岁,病程(6.27±1.25)年。观察组中男12例,女性18例;年龄40~74岁,平均(66.90±6.71)岁,病程(6.32±1.31)周。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行健康宣教,生活饮食行为指导,对照组行常规幽门螺杆菌三联治疗:雷贝拉唑每次10mg,甲硝唑每次250mg,阿莫西林每次50mg,2次/d,连续治疗10d。观察组在常规三联疗法3d后,改用如下治疗方案:雷贝拉唑每次10mg,多西环素每次100mg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每次200mg,2次/d,继续治疗7d,共计治疗10d。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溃疡面积进行测评,并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完成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并行组间比较。
1.3.1临床症状积分评估
由经过培训的消化内科医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分别赋分1、2、3分,得分越严重临床症状越严重。
1.3.2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
采用快速尿素酶对患者治疗前后胃窦、胃体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判断幽门螺杆菌是感染。
1.3.3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幽门螺杆菌阴性,溃疡面处于瘢痕期;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超过50%,幽门螺杆菌阴性,溃疡面处于瘢痕期或愈合期,溃疡面积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无效:不符合治愈和有效判断标准者。痊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系统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标准差±标准差,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比较比较
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溃疡面积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及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溃疡面积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均未收集到药物不良反应。
3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于胃窦粘膜粘膜层和上皮细胞表面的病原体。其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且可影响胃酸杀菌能力。其通过生长繁殖过程中喜欢曾空泡毒素和氨而损害胃粘膜,随着时间的延长导致慢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发生[4]。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若治疗不及时或者还治疗效果不佳,部分患者病情可进展为癌前病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溃疡患者来说至关重要[5]。三联疗法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随着近年来幽门螺杆菌对三联疗法的耐药性增强,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已迫在眉睫[6]。
本方案采用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结果显示,较之于常规的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其在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缓解临床症状及提高综合治疗疗效方面优势明显。多西环素[7]具有类四环素的抗菌作用,能密切结合幽门螺杆菌的核糖体,抑制其蛋白质作用,达到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效果,其敏感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等为主。左氟氧沙星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能力较强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其通过抑制病原菌DNA复制达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临床抗菌谱广泛。二者联合行序贯治疗,对幽门螺杆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敏感性[8]。
综上所述,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缩小溃疡面积,提升患者总体疗效方面,更具优势,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是适合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唐耀华.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药品评价,2017,14(24):55-57.
[2]洪宇,吴洁琼,李熠雯.左氟沙星与阿莫西林序贯疗法对消化道溃疡患者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7,14(07):1352-1355.
[3]魏兴华,董世凤.左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的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158+2160.
[4]张海峰.左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的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122.
[5]刘天保,刘占河,刘爱萍.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参与的序贯疗法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9):143-144.
[6]王小平.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106.
[7]李睿,张翠禄,张彩宁,等.改良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6):771-772.
[8]陈瑜容,文素英,文政伟,等.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参与的序贯疗法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J].北方药学,2016,13(06):37-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