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POCT血糖仪网络化管理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5年和2018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季度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比对结果各200例,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POCT血糖仪网络化管理的应用下,2018年网络化管理的优秀率为87.50%,合格率为10.00%,不合格率为2.50%。2015年有纸化管理的优秀率为66.50%,合格率为25.50%,不合格率为8.00%,采用网络化管理出现的不合格率较有纸化管理出现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网络化管理的优秀率明显高于有纸化管理,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OCT网络化管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实现规范化、准确化、高效化的临床诊疗服务打下基础,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更好、更快、更准、更优的服务,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POCT血糖仪;网络化;应用与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阿卜杜萨拉木·阿力木江,马欣欣,翟蕾蕾,等.POCT血糖仪网络化管理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与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94-95.
0引言
据WHO统计,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7亿,预计2030年将超过3.6亿。而2010年《中国糖尿病指南》更新数字表明,中国糖尿病人群数量占据全球的1/3,每4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患者[1-2],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所以,如何控制和管理糖尿病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2015年使用传统的罗氏卓越血糖仪40台及其配套试剂(葡萄糖脱氢酶法),2018年使用罗氏ACCU-CHEK InformⅡPOCT血糖仪40台及其配套试剂(葡萄糖脱氢酶法),均使用仪器配套校对密码片和试纸条及其配套质控液。比对仪器均为贝克曼库尔特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己糖激酶法)及其配套的校准液质控物和试剂。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在操作期间均质控在控。
1.2样本采集
分别选取2015年和2018年第四季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的比对结果各200例。
1.3比对方法
2015年第四季度使用POCT血糖仪检测指尖毛细血管采血样品的血糖值(2015年本院还未实现血糖仪的网络化传输,检测出来的血糖值人工记录),每份样品测定2次,分别记录结果,求其均值。同时抽取肘正中静脉血3 mL置于NaF抗凝管中,轻轻倒转,使其充分混匀,血样于1 h内离心分离血浆并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血浆葡萄糖检测。将二者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相对偏差、优秀率、合格率、不合格率等指标。2018年第四季度采样方法同上(2018年本院各临床科室均已实现血糖仪的网络化传输,不再使用传统的人工记录方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2015年第四季度与2018年第四季度的优秀率、合格率、不合格率,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判断有无统计学差异。
2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1)采用网络化管理出现的不合格率较有纸化管理出现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2)网络化管理的优秀率明显高于有纸化管理且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2。
3讨论
POCT(即时检验)血糖仪以简单、方便、高效、准确为特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此次通过比较POCT血糖仪的网络化管理与传统的有纸化血糖监测管理,验证是否前者更具备高效、准确等优点。
应用网络化管理后,院内POCT检测结果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POC IT系统,HIS汇总结果到电子病例,减少人工誊抄或手动输入可能造成的差错,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3]。
POCT与网络化管理的结合是信息时代下的大势所趋,确实优化了临床诊疗过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便利,在将其优势最大化的同时,我们要确保POCT网络化管理体系的完备,操作者的规范使用,以及其覆盖普及范围,让POCT网络化管理系统为更多人带去便捷,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早日实现“网络化医院,智慧型医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Gruber W,King H.The WHO national diabetes programme initiative[J]. Diabetes Research&Clinical Practice,1996,34(2):S1.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22-40.
[3]黄名.浅析POCT在社区医院检验科的应用现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2):117-1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