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患者通过在子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观察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12个月后的子宫体积的变化、月经量的多少、痛经程度及血红蛋白计数,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12个月后,患者子宫体积为(113.59±9.64)mm3,相比较治疗前的(128.42±9.59)mm3明显变小,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月经量治疗前为(67.87±6.32)mL,治疗后(48.54±4.26)mL,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痛经明显的减轻或者完全消失;患者血红蛋白治疗前平均(88.0±10.2)g/L,治疗后平均(101.0±13.1)g/L,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经量显著减少,痛经明显减轻,贫血症状基本改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本文引用格式:孙静,陈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0引言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与腺肌病发病密切相关。主要症状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有35%患者无典型症状,子宫腺肌病患者中月经过多发生率为40%~50%,表现为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量增多,一般>80 mL,并影响女性身体、心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子宫腺肌病痛经的发生率为15%~30%。诊断可依据典型的进行性痛经和月经过多史、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质硬且有压痛而作出初步诊断。影像学检查(B超及核磁)有一定帮助,可酌情选择,确诊取决于术后的病理学检查。治疗应视患者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可试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1]。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案。通过子宫局部释放左炔诺孕酮引起子宫内膜蜕膜化减少月经量,同时下调雌激素受体缩小异位子宫内膜大小减少前列腺素生成并改善痛经。在本次研究中,观察放置左炔诺孕酮节育器12个月后的子宫体积、月经量、痛经程度及血红蛋白计数,评价治疗效果,现将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妇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选取标准:所有患者均严格筛选,达到并符合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标准;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急慢性生殖道感染及妊娠、排除可能的宫腔内异常(例如子宫纵隔,粘膜下肌瘤)、排除子宫及宫颈的恶性肿瘤、急性肝脏疾病或肝肿瘤等。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为子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前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与研究组(为子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后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l年。患者年龄27~48岁,平均(35.47±3.39)岁。所有妇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并自愿纳入此次研究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常规资料通过应用统计学进行研究,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妇科检查及经阴道B超检查,确定子宫大小及位置。在患者月经开始的7 d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商品名:曼月乐,生产厂家:Bayer schering pharma Oy,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0090144)。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暴露宫颈,彻底清洁宫颈及阴道。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固定子宫,如子宫处于后位,则可夹住宫颈后唇,可轻轻牵拉钳子使子宫颈管伸直。在整个放置操作过程中,应将钳子固定到位并且保持反方向轻微牵拉的状态经宫颈管放入子宫探子确定宫腔深度及方向,在放置操作存在困难的收拢双臂,固定定位块上缘,后将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置入子宫内,当定位块距离宫颈2 cm时,使滑块处于拉动状态,使水平臂张开,等待5~10 s后把放置器推至定位块处,下拉滑块放出尾丝后,将放置器退出患者子宫后剪断尾丝,将其和宫颈口的距离控制在2 cm左右。
1.3观察指标
通过记录患者的子宫体积、月经量、痛经程度及血红蛋白计数等对研究组与常规组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处理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相关指标资料,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40例患者的子宫体积、月经量与血红蛋白计数对比
经过对40例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月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计数明显上升(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VAS评分比较
痛经程度根据VRS疼痛评分标准判断:0分,无痛;1~3分,患者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明显并影响睡眠,尚可忍受;7~10分,患者有强烈的疼痛,难以忍受[2]。经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前痛经程度VAS评分(7.5 2±0.62)分,治疗后痛经程度VAS评分(1.08±0.29)分,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腺肌症主要指患者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主要症状是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和进行性痛经、慢性盆腔痛等,其具有发病率高且难以根治等特点[3]。目前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创伤大;口服药物医从性差,复发率高。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属于T型宫内节育器,含左炔诺孕酮52 mg/个,左炔诺孕酮被放置在T形纵臂的激素套管内,以控释膜包被,将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放置于宫腔内,每24 h释放20μg左炔诺孕酮,可维持5年有效。左炔诺孕酮具高度的孕激素活性,机制主要是使子宫内膜蜕膜化,下调子宫腺肌病灶雌激素受体,从而缩小病灶,使子宫有效收缩,减少月经量,减少前列腺素前体,改善痛经。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采用子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方式[4]。子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作为个性化的子宫腺肌病疾病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5]。经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月经量明显减少、痛经明显缓解、血红蛋白计数明显上升,说明子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案,值得将其推广普及于临床治疗工作中。
参考文献
[1]谢莘,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68-269.
[2]林晓燕,丛培红.89例子宫腺肌病放置左炔诺孕酮节育器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9,6(2):83
[3]任红英,黄玉琴.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近远期疗效及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4):3062-3064.
[4]楼俊瑶,黄秀峰,张丽凤,等.第二代子宫内膜消融术可提高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8(2):136-141.
[5]Dohbit JS,Foumane P,Nkwabong E,et al.Uterus preserving surgery versus hyste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ostpartum haemorrhage in two tertiary maternity units in Cameroon:a cohort analysis of perioperative outcomes[J].Bmc Pregnancy&Childbirth,2017,17(1):158-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