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足三里艾灸促进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时效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30 15:53: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足三里艾灸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时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其中对照组30例术后常规医治及护理,观察组30例术后应用足三里艾灸,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时间(32.5±2.6)h、肠鸣音恢复时间(20.5±2.8)h、排气时间(40.1±0.5)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足三里艾灸有助于促进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足三里艾灸;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肠蠕动恢复;时效性

本文引用格式:张建新.足三里艾灸促进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时效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88-189.

0引言

急性阑尾炎属于典型的急腹症之一,外科急诊患者中比较常见,主要表现在于麦氏点压痛、右下腹痛、反跳痛等,急性发作后病情快速变化,传统手术方式为开腹阑尾切除术[1]。随着近些年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下手术是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手段[2]。但腹腔镜中气腹会刺激腹膜产生术后不适,加强围手术期医治护理是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方案中的重要课题[3]。我院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配合使用足三里艾灸的方案来缓解术后胃肠道不适症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排除伴有心肝脑肾功能性疾病者、精神病者、艾灸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2~70岁,平均(38.8±0.2)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3~68岁,平均(38.1±0.5)岁。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在气管插管全麻下,选择脐上缘做10 mm观察孔,维持气腹压力12 mmHg,麦氏点做5 mm辅助操作孔,反麦氏点做10 mm主操作孔。经腹腔镜探查腹腔内情况,分离黏连,吸净渗液。更换体位为头低脚高位,稍微左倾20°,提起阑尾后分离系膜至根部,以7#丝线对阑尾根部双重结扎,必要时加用8字缝合,以电钩烧灼阑尾残端黏膜,经主操作孔取出阑尾标本,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冲洗腹腔、留置引流管。对照组切除术后常规医治和护理,包括止血、预防感染、补液等。观察组在常规医治和护理的同时应用足三里艾灸,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在术后进行两侧足三里艾灸,让患者维持半卧位或卧位,手持艾条,点燃一端,距离皮肤2~5 cm熏灸足三里,以感觉温热但不灼痛为宜,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宜,每次10~15 min,每天1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两组术后腹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术后腹胀时间(32.5±2.6)h、肠鸣音恢复时间(20.5±2.8)h、排气时间(40.1±0.5)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

 

3讨论

阑尾炎患者中急性发作者多见,主要是因为阑尾感染、梗阻、血供受阻等导致,患者存在发热、恶心、腹痛等症状,且病情发展快速,若治疗不及时可形成化脓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有生命安全危险[4]。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效果良好,但围手术期有效的中医外治配合也非常重要,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促进胃肠道恢复[5]。我国中医研究中发现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应激源会损伤正气,克伐后天之本,气机不畅、血行瘀滞、脾胃气机失和、腑气不痛,继而表现出腹胀、腹痛、排气排便异常等[6]。肠腑之气机运行降而不升、动而不静、以通为用。所以要通调肠腑、理气止痛。研究表明艾灸可温经通络、益气止痛、调和气血,有助于气机运行、水液运化,从而促进术后胃肠蠕动恢复,加快排气[7]。另外,考虑到术后6~12 h脏腑机能紊乱、阴阳平衡被破坏、气机阻滞、经络不畅等情况更加明显,建议避开此阶段艾灸治疗。一般适合选择早晨7~9点钟进行艾灸,该时间段是胃经当令,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本经俞穴,此时艾灸刺激对胃肠蠕动恢复及疏通经络的效果最好[8]。本组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应用足三里艾灸有助于胃肠蠕动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393.
[2]韩叶芬,胡艳宁,吴卫群,等.穴位按摩联合艾灸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200例[J].护理研究,2010,24(12):3131-3132.
[3]孙帅玲,赵维,谢雁鸣,等.真实世界36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临床特征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3):452-454.
[4]卢振峰,沈建平.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干预作用[J].吉林中医药,2015,35(5):446-449.
[5]贺平,张琦,庞晓健.艾灸疗法对开腹手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3):164-165.
[6]刘春华,孙春红,马保贤.艾灸治疗术后腹胀[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3):163.
[7]应学,俞慧仙,张莹,等.艾灸联合拔罐促进全麻腹部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623-3625.
[8]单自琴,许剑婕.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对于心肌血运重建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7,12(1):53-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3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