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自拟活血化瘀煎剂联合针刺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30 10:54: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自拟活血化瘀煎剂联合针刺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摸球法将72例患者进行分组,干预组36例,常规组3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干预组患者采用自拟活血化瘀煎剂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湿疹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自拟活血化瘀煎剂联合针刺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慢性湿疹的消退时间以及瘙痒消退时间,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提高该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活血化瘀煎剂;针刺治疗;慢性湿疹

本文引用格式:张春洪.自拟活血化瘀煎剂联合针刺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130,140.

0引言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属于人体真皮浅层以及真皮表层所出现的炎症性疾病。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水疱、红斑、脱屑等,易在多个部位发病,如:口周、手部、肛周、外阴部等。慢性湿疹病程漫长,久治不愈,且极易反复发作,患者通常会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导致心烦气急,引发肝气郁结,长此以往,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气滞血瘀的现象。本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我院的72例慢性湿疹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方式结合活血化瘀煎剂的治疗方式,探寻该治疗方式最终所能达到的治疗效果。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6例。干预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9~68岁,平均(44.21±3.22)岁;常规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8~69岁,平均(45.32±2.61)岁;两组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与患者的患处外涂复方氟米松软膏(厂家:香港澳美制药;批准文号:HC20161218),并在患处缓慢进行摩擦,12h/次,同时口服依匹斯汀胶囊(厂家:重庆凯兴制药;批准文号:H20171218)20mg/次,1次/日。

干预组患者行自拟活血化瘀煎剂联合针刺治疗。自拟活血化瘀煎剂中包含:丹参、鸡血藤以及忍冬藤各20g;桃仁、红花、制三棱、制莪术、苦参、当归以及白芍各15g。除此之外,医生要根据患者辩证分型适当加减药物。上述药方以文火煎至300mL,2次/日。与此同时,要以针刺治疗法加以辅助治疗,使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对患者阿是穴、足三里、血海穴、三阴交穴、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规范化消毒处理之后,对进针穴位进行固定,以右手拇指、食指以及中指夹持针柄,当进针1-2mm之后,旋转垂直将针刺入[1]。在进针时,将拇指向后收,利用食指与中指将针向前推;当针刺入皮肤之后,针下气行微紧时,开始运针,并对进针的深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当患者出现酸胀感以及微凉感时,留针30分钟左右,运针治疗每次5分钟,每天一次。一个疗程为四周。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皮疹症状消退的时间以及瘙痒症状消失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3)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患者的瘙痒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的瘙痒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减轻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痊愈+显效。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皮疹消退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抑郁程度以及焦虑程度)(±s)、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行t检验、2检验对比。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以及瘙痒消失时间干预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

 

2.2对比两组患者湿疹复发情况

对两组接受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随访,最终统计出20例复发患者,其中常规组16例,占比44.44%;观察组4例,占比11.11%,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2=9.969,P=0.001);观察组患者的湿疹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干预组治愈、有效、无效、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8例、5例、3例、91.67%;常规组分别为;15例、8例、13例、63.89%;干预组明显高于常规组(2=8.036,P<0.05)。

3讨论

慢性湿疹的病因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的多形性、易复发以及渗出性的特点,由于患者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从而导致自身内分泌发生变化,这都会引起慢性湿疹疾病的发生。在现代医学中,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时,通常都会采用内服抗组胺类药物以及外用激素类药物的方式,通过对多种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行抑制等方式,达到良好的抗炎效果。但有相关研究证明,由于长期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依赖的现象,并且会导致复发率有所升高。

在中医学中,认为慢性湿疹是包含在“血风疮”等疾病的范畴,该疾病的病机所在就是气滞血瘀,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脾失健运或是由于患者营养不足,从而导致出现血虚风燥,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患者气滞血瘀,经络堵塞,最终引发慢性湿疹疾病的发作。在治疗过程中,常采用健脾燥湿、养血润肤的治疗方法[2]。

自拟活血化瘀煎剂中,主要包含了红花、制三棱、忍冬藤、鸡血藤等多种中药药材,以文火煎熬制成。在该煎剂中,桃仁、红花、忍冬藤、鸡血藤以及丹参等具有活血通经的效用,白芍具有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效用,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效用,制莪术、制三棱具有破血行气的效用。将这些药物合用,能够更有效的达到活血化瘀、润燥止痒的效用。除此之外,以针刺法对阿是穴、三阴交穴、血海穴以及足三里穴等,都能够起到活血通络、健脾养血的目的。通过对多穴位进行连续刺激,能够达到提高行气活血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干预组患者采用自拟活血化瘀煎剂联合针刺治疗,最终的研究结果得出: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湿疹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证明,通过利用自拟活血化瘀煎剂联合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湿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对慢性湿疹患者行自拟活血化瘀煎剂联合针刺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皮疹消退时间以及瘙痒消退时间,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湿疹复发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晓雪,陈娟娟.中药药浴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03-104.
[2]黎丹平,唐亦臻.加味少腹逐瘀汤口服结合自拟活血止痛汤煎剂离子导入治疗寒湿瘀滞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8):143-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3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