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从分娩结局和母婴安全角度观察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产妇56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接受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比较两组分娩质量。结果①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产妇产后2h疼痛评分为(3.3±0.9)分、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为(9.4±0.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行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可改善分娩结局、减小产妇疼痛、保障新生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分娩质量;影响;临床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黄玲飞.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对分娩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330+33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维权意识的增强,产妇对分娩方式多倾向选择剖宫产,而对新生儿健康和术后恢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若在临床护理中忽视分娩质量,则容易导致护患纠纷[1]。目前,传统的产科护理已经难以满足产妇要求,而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则能调节产妇情绪、在产程中给予正确的护理和分娩指导,可以改善分娩质量,预防产褥期并发症[2],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对分娩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完成分娩的育龄产妇共计56例。纳入标准:①所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分娩产妇;②产妇对分娩方式具有自主选择权,剖宫产分娩者应至少满足剖宫产指征之一;③所选产妇对本研究的分组方法、研究目的均完全知情,签订研究同意协议。产妇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②合并精神疾病;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④意识不清、长期昏迷;⑤在研究中途转院或退出。按照入院顺序对产妇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本组年龄21-33岁,平均(25.3±2.9)岁,孕周38-41周,平均(39.1±1.2)周,初产妇19例、经产妇9例;观察组给予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本组年龄20-34岁,平均(25.6±2.5)岁,孕周37-42周,平均(38.8±1.5)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7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分娩经历、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照产科护理常规要求对产妇进行护理,产妇进入预产期后住院,由护士交接值班对产妇进行密切监护,做好用药护理、营养支持、卫生护理和病房环境维护等工作。
1.2.2观察组:在产妇进入预产期后,采取专人责任制,指派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全程的一对一陪伴护理,①产前护理:产妇入院后,由护理小组为每位产妇随机分配一名助产士,由助产士接待产妇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熟悉病房环境,协助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宣传分娩护理知识、采取交谈法、音乐法、正向激励法进行心理干预;②产程护理:产妇子宫出现节律性收缩后,助产士应时刻陪同在产妇身边,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告知产妇分娩技巧,指导产妇进行规律性深呼吸,为产妇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及时补充体力;为产妇擦拭汗水,冬季应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降温;此外,小心对产妇的腰腹部进行按摩,刺激宫缩,缓解产妇疼痛,尽可能缩短产程;③产后护理:分娩结束后,及时通知产妇家属,注意消毒,对产妇进行产后观察,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和有无疼痛、阴道出血发生,产后嘱咐产妇卧床采取平卧式,并辅助产妇翻身;指导产妇与新生儿接触,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褥期、喂养知识教育直至出院。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剖宫产率、阴道顺产率;②比较两组产后疼痛评分和新生儿评分: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采用10 cm标尺,刻度间隔1 cm,由左至右每点标记1分,评分范围0-10分,根据患者表情、主诉,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耐受疼痛;Apgar评分是在新生儿娩出1 min时,新生儿皮肤颜色、呼吸、心率、肌张力和运动力、反射5项生命体征进行评分,每项计0分(无生命体征)、1分(生命体征较弱)、2分(生命体征良好),总分0-10分,评分越高,新生儿健康状况越好,正常范围为7-10分,Apgar评分低于7分,考虑出现新生儿窒息。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比率(%)形式,两组配对比较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形式,两组配对比较采取t检验,P<0.05,说明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分析。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60.7%,阴道顺产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母婴情况分析。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产妇产后2 h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产妇的分娩质量包括疼痛程度、分娩结局、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方面,这些均是产科护理中核心的工作内容。在进入预产期后,传统的分娩护理通常采取护士轮班制,即由不同的医护人员负责同一产妇,护患之间彼此不够熟悉,护理责任不够明确,护理缺少整体性和连贯性,这使得传统护理下产妇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母婴安全也存在较大隐患[3]。相较于传统产科护理,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则采取特定助产士一对一护理模式,以产妇为中心,侧重调节产妇心理状态、体力、耐受力,从而使产妇处于最佳状态,建立护患信任[4];此外,一对一护理陪伴模式贯穿于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各个重要阶段,护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中产前入院接待、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增强产妇保健意识、帮助产妇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消除负性心理;产程中的陪护能对患者给予鼓励,分娩技巧、腰腹按摩则有助于缩短产程、
减少疼痛;术后观察和健康教育则能有效预防产褥期并发症、充分保障母婴安全[5]。最后,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疼痛评分为(3.3±0.9)分、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为(9.4±0.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施行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减小产妇疼痛、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立娟,韩辉,王彦华,等.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提高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12):1913-1915.
[2]步男.一对一全程陪伴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效果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75-76.
[3]吴晓燕.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1):168-169.
[4]陈力,徐珩.导乐分娩镇痛联合全程陪伴无痛分娩在高龄产妇的应用[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8,37(2):110-112.
[5]陈祖云.陪伴式分娩对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9):64-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