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药辨治月经不调90例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9 15:41: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月经不调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月经不调患者中选取9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开始,截至2019年1月,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治疗满意率指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治疗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生活质量,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较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月经不调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能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改善,且还能提高预后效果。

关键词:月经不调;中医药辨证;治疗;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胡李萍.中医药辨治月经不调90例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184,187.

0引言

月经不调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月经异常,属于妇产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根据临床研究证实,在我国年龄为14岁到50岁的女性当中,月经不调的发病概率在十分之三,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患者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不稳定、经期时间延长、经量过少等,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案,如孕激素、雌激素等药物,虽然临床疗效尚可,但对女性身材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不被患者认可。而中医药治疗方法则重在调理,对女性身体健康有益,本次研究特对本院90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探究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本院月经不调患者,例数选取9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开始,截至2019年1月,将9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患者年龄在21-50岁之间,平均(37.2±1.1)岁,患者病程在0.5年到6.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4±2.1)年;实验组45例患者中,患者年龄在21-51岁之间,平均(29.1±2.2)岁,患者病程在0.7年到5.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1±2.2)年,此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对本次研究没有影响。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对经量大、经期延长患者采用止血治疗,并且给予患者乳酸亚铁口服液,药物剂量为20mL,每天3次,持续治疗15d;应用雌激素与孕激素,采用口服给药的治疗方式,调整患者经期。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给予患者基本药方:红枣15g、当归15g莪术15g、牛膝15g、赤芍15g、阿胶5g、茯苓5g、益母草5g。采用中医辨证加减治疗,对于经期延长患者加用桃仁10g、红花10g以活血祛瘀。对于乳房胀痛患者采用路路通10g,香附10g以理气止痛,对于寒虚体质患者加用吴茱萸10g,肉桂5g以温经散寒暖宫,通利血脉,对于经量大患者加用白术5g、白芍5g健脾益气、养阴敛血。每日服用1剂,取水煎服300mL,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有效率(优秀:患者治疗后经期恢复正常,经量正常,未出现明显异常症状。良好: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尚可:治疗后月经周期有所改善。较差: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②治疗满意率。③不良反应发生率。④预后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法,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指标,实验组患者中,疗效评价为优秀患者20例,疗效评价为良好患者15例,疗效评价为尚可患者5例,疗效较差患者5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患者中,疗效评价为优秀患者15例,疗效评价为良好患者12例,疗效评价为尚可患者3例,疗效较差患者15例,总有效率为66.7%,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治疗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2.2治疗满意率

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指标,实验组患者中,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患者31例,对治疗效果还算满意患者10例,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患者4例,治疗满意率为91.1%;对照组患者中,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患者16例,对治疗效果还算满意患者12例,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患者17例,治疗满意率为62.2%,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治疗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患者中,出现皮疹患者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患者2例,出现乏力患者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皮疹患者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患者5例,出现乏力患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较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2.4预后生活质量

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较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

 

3讨论

月经不调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月经异常,属于妇产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根据临床研究证实,在我国年龄为14岁到50岁的女性当中。通过我国卫生部门临床调查分析得知[2],在我国月经不调的发病概率在十分之三,发病率较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往往由于治疗方案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部分药物治疗甚至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造成损害,由此可见,月经不调疾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从中医学的角度上分析,月经不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不足[3],另一种则是后天失养,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调和阴阳、扶正固本的功效,而在西医治疗方式中,对于月经不调患者而言,一般采用激素与促排卵的治疗方案,虽然临床疗效尚可,但是患者治疗过后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很多患者无法接受。而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4],将养精调血作为治疗根本,在药物组方当中,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祛淤止痛的功效,在月经不畅患者中具有治疗价值,而牛膝具有温肝补肾、活血通络的功效,对患者痛经症状可以显著减轻。红枣与当归两种药物能起到养血补气,调和经血的功效,对于月经量过大患者而言,能起到很好的疗效,阿胶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能调理患者贫血症状,茯苓具有健脾利湿、养心安神的功效,赤芍具有凉血功效,莪术具有止痛活血的功效。这些药物合用共同对月经不调患者身体进行调理,临床疗效显著[5]。

在本次研究中,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指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治疗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指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治疗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较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较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综上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月经不调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能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改善,且还能提高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洪根,等.基于数据挖掘的贺玥名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的证治规律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6,48(11):32-34.
[2]胡道敏,吴克明.37例卵巢功能低下月经不调患者的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2,25(2):87-89.
[3]温国丽.不同因素及中医调理对非计划妊娠女性持续月经不调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08):27.
[4]刘亚虹,官洁,胡红娟,等.针药并用治疗胚胎反复移植失败后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3).
[5]章慎磊,赵绪振.为虚寒性月经不调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