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辅助治疗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科接诊的粘连性肠梗阻病患78例进行分组,当中,试验组39例实行常规西医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9例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住院天数等时间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7.44%,比对照组的82.05%高,P<0.05。试验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粘连性肠梗阻中利用针灸疗法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促进病情早日康复,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治疗;住院天数;针灸
本文引用格式:刘鹏,董娟,白意晓,等.针灸辅助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00-201.
0引言
若人体存在先天性腹腔粘连且对肠管造成压迫的情况,亦或者是有腹腔感染、手术、外伤与出血史等,将极容易引发肠管粘连与肠腔狭小的情况,使得肠内容运行受到阻碍,并由此引发了粘连性肠梗阻[1],本病以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等为主要症状,为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2]。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针灸疗法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诊的粘连性肠梗阻病患78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39)。当中,试验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为42-73岁,平均(56.98±4.31)岁;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者有11例,阑尾切除术后者有9例,剖宫产术者有2例,胃肠道肿瘤术后者有7例,胃大部切除术者有1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为41-73岁,平均(56.74±4.26)岁;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者有10例,阑尾切除术后者有8例,剖宫产术者有3例,胃肠道肿瘤术后者有6例,胃大部切除术者有12例。患者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且有手术病史,无肠道血运障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信息完整,能主动配合完成治疗。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年龄与男女性构成比例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两组都施以常规西医治疗,其内容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灌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用抗生素等。试验组加用针灸疗法,详细如下:选择腹部天枢穴、中脘穴与水道穴,同时选择小腿上巨虚穴与足三里穴。待进针后,采取提插捻转法,并以患者感觉到局部酸麻胀为宜,待留针30 min之后,起针,并对穴位进行适当的按压。注:针灸前,要求患者平静呼吸,保持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针灸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吐、脸色苍白、胸闷、晕针与出冷汗等不良显效,并主动询问患者身心感受;待起针后,让患者稍微休息会儿,仔细检查针数,避免出现针具遗漏的情况。
1.3评价指标。记录两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经综合分析后作出比较。
1.4疗效判定[3]。根据如下标准对两组的疗效作出判定。①治愈,腹胀与腹痛等症状彻底消失,肠梗阻完全解除,大便通畅,且腹部立位X线透视检查提示无液气平面。②无效,腹胀与腹痛等症状未缓解,肛门无排气排便,肠梗阻无法被彻底解除,甚至进展成绞窄性肠梗阻。
1.5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分析。试验组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
2.2疗效分析。试验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7.44%,比对照组的82.05%高,P<0.05,如表2。
3讨论
作为胃肠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粘连性肠梗阻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能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目前,临床医师可采取常规西药疗法来对粘连性肠梗阻病患进行治疗,虽有助于促进其临床症状缓解,抑制疾病进展,但总体疗效欠佳。祖国医学认为,术后气滞血瘀与脏腑气血亏虚等为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可引发肠腑不通、气机阻滞不畅与通降失调等情况[4-8],故在治疗时应严格遵循通顺肠腑这一原则。针灸治疗为中医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对上巨虚穴和天枢穴进行针灸,能够起到理气通便与调理肠胃的作用,对中脘穴进行针灸能够起到消积利水与健脾和胃的作用,对水道穴进行针刺能够起到消除小腹胀满的作用,对足三里穴进行针刺能够起到行气通腑与止痛的作用。将上述穴位进行合理配伍,对粘连性肠梗阻病患进行针灸治疗[9-14],能够起到理气消滞、调和气血、通便止痛与疏调肠腑的作用。通过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肠内压力,并能起到改善肠壁血运、减少肠内毒素和细菌以及避免体液失衡等作用,将之与中医针灸疗法进行合理联用,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并有助于加快患者肠内容物排出的速度,提高病情控制效果[15]。此研究中,试验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临床治愈率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针灸辅助治疗对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与减少住院费用具有显著作用,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崔志敏,董永红.针灸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7):61-62.
[2]黎鉴秋,梁家源,卢云清,等.几丁糖联合针灸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8):1049-1051.
[3]吴恒慧,陈妃葵,吴柳静,等.针灸辅助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及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1):78-80.
[4]刘敏,张海朝.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118,128.
[5]苗圣训.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7例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5):34-35.
[6]杨满英.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护理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2,10(7):857-857.
[7]吴健.中医外治疗法辅助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5):14-15.
[8]董梦婷,李广梅,张彩霞.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6,18(3):151-153.
[9]苗圣训,MIAOSheng-xun.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7例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5):34-35.
[10]鲍新民,林荣启.大承气汤低压保留灌肠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6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0,02(13):95-96.
[11]黄新亮.中医内科为主治疗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延边医学,2015(2):31-32.
[12]李正才,LIZheng-cai.蓖麻油辅助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腹部外科,2011,24(6):365-366.
[13]武珊珊,于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9):174-176.
[14]连爱霞.小承气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128-2129.
[15]任秋生.中药鼻饲联合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6):1748-17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