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患儿肝五项检验结果对乙肝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50例乙肝患儿,依照年龄、性别1:1随机匹配同时段来我院体检的15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肝五项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肝五项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HBsAg(93.33%),其次是HBcAb(69.33%),然后依次是HBeAb(38.00%)、HBeAg(34.67%)及HBsAb(32.67%)。结论对于乙肝患儿而言,肝五项检验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其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乙肝患儿;肝五项检验;乙肝阳性率;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罗婧.乙肝患儿肝五项检验结果对乙肝阳性率结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257.
0引言
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其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及母婴传播[1]。乙肝病毒一般位于患者的肝细胞内,可对其肝内细胞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导致患者出现肝细胞纤维化与肝细胞坏死,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对于乙肝患者而言,早发现、早诊断及早干预至关重要。而肝五项检查可明确患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同时有效反映乙肝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情况。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体(HBeAb)、乙肝e抗原(HBeAg)及乙肝核心抗原(HBcAb)[3],本实验就此分析乙肝患儿肝五项检验结果对乙肝阳性率结果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0例乙肝患儿列为观察组,同时按照年龄、性别、入院时间1:1随机匹配至我院体检的150例健康儿童列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②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观察组患儿均根据实验室检查与肝活检检查结果诊断为乙肝。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史者;②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③有其他传染性疾病者。对照组:男女比例为81:69,年龄3-12岁,平均(7.6±1.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83:67,年龄3-13岁,平均(7.4±1.5)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基本一致(P>0.05)。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进行采集静脉血2-4mL,3000r/min离心10分钟后取上清液。采用96孔板Thermo全自动酶标仪,以及珠海丽珠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试剂盒,分别对两组进行HBsAg、HBsAb、HBeAb、HBeAg及HBcAb检验。HBsAg和HBsAb采取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待测样品浓度与与板孔中OD值成正比;HBeAg使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乙肝e抗原浓度与OD值(板孔中)成正比。HBeAb及HBcAb采取ELISA竞争法进行检测,给予纯品HBeAg及HBcAg包被处理(在聚苯乙烯板孔中),再添加待测血清于之内,然后添加酶标记物,最后添加显色剂进行测定OD值,若OD值较高或显色则判定为阴性,若OD值较低或无色则判定为阳性。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乙肝五项实验结果并记录。
1.3统计学方法
全文所有计算数据均使用SPSS 19.0统计软实施分析,表达方式为n(%),计算使用2,表达方式为(±s),计算使用t,P<0.05该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
2结果
观察组的肝五项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HBsAg(93.33%),其次是HBcAb(69.33%),然后依次是HBeAb(38.00%)、HBeA(g 34.67%)及HBsAb(32.67%),见表1。
3讨论
在机体受到乙肝病毒侵入时,其免疫系统会出现一系列的免疫抵抗,以消除病毒,故在机体和乙肝病毒的互相作用下,乙肝患儿会有不同的感染结果表现,如:慢性乙肝、急性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时,血液中也会相应形成一系列的血清检验指标,即HBsAg、HBsAb、HBeAb、HBeAg及HBcAb[4-5]。
由于乙肝患儿的感染结果各不相同,故检验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在乙肝急性感染时,肝五项检验结果会表现为HBsAg、HBeAg及HbcAb阳性,即“大三阳”,而“小三阳”则表现为HBsAg、HBeAb及HbcAb阳性;在乙肝早期时,肝五项检验结果会表现为HBsAg与HBeAg阳性等。若患儿在感染乙肝后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则可导致病情持续加重,从而发展成严重肝病,如:肝脏失代偿与肝硬化等,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有相关研究表明[6]:肝五项可作为初步筛查乙肝病毒的指标,其检出率可高达至90%,其中HbcAb是最早可检出乙肝病毒的指标,同时也是唯一可在感染乙肝窗口期时被检测出的指标。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肝五项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HBsAg(93.33%),其次是HBcAb(69.33%),然后依次是HBeAb(38.00%)、HBeAg(34.67%)及HBsAb(32.67%),提示肝五项具有较高的诊断乙肝价值,同时还可通过不同组合进行观察乙肝病毒的发展情况,与上文所述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乙肝患儿而言,肝五项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检出率,其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成山,马晨芸,陆志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cAb阳性、HBsAg阴性血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1):130-133,172.
[2]李栋梁,汤仁树,刘振武,等.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乙肝感染孕妇产前阻断中的作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9):885-887,892.
[3]陈晓.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4):1992-1994.
[4]王威,王海峰,薛飞肖,等.西安市乙肝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及临床相关性指标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4):475-477.
[5]邓成敏,何燕,张婷,等.贵州荔波地区人群肝功能及乙肝感染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5):2613-2615,2618.
[6]袁雄洲,车虎森.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五项检验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1):60-61,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