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中抽取128例,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分为A组与B组,各64例,对比A、B组手术的实施效果。结果B组手术总有效率对比A组的手术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指标上均明显占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有确切的疗效,并且手术用时短、术后恢复快,费用相对低,基本不受患者年龄以及所患基础疾病的影响,值得推荐。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临床疗效;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刘建刚.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83,85.
0引言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属于较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其是一种脑实质性出血,通常是因脑内动脉或(和)静脉自发性破裂而引起,具有起病较急、病死率较高等特点[1-2]。争取尽早规范的临床处理与治疗,对于保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其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就64例采取传统开颅手术、微创穿刺引流术处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现将手术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自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中抽取128例,均经系统检查明确诊断,且有手术指征。按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A组(n=64)患者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38~72岁,平均(57.3±4.5)岁;出血部位:①基底节区45例;②小脑11例;③脑干6例;④脑叶2例;B组(n=64)患者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41~75岁,平均(58.2±5.3)岁;出血部位:①基底节区47例;②小脑9例;③脑干5例;④脑叶3例。通过SPSS 20.0软件对A、B组间的基线资料做处理,P>0.05,适合做课题实验与研究。
1.2方法
A组予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处理,手术于发病5~30 h后开始,对出血量较少者,可给予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小骨窗开颅后,采取吸引器将血肿吸除,术中对出血点实施双极止血,创口采用止血纱布贴敷,并给予F14号引流管留置。
B组予以微创穿刺引流术处理,术前充分准备,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以及微创针,采用手锥打开颅骨,穿刺导管进入血肿腔,用10 mL穿刺针轻抽血肿,并使用生理盐水置换,估计抽出血肿量超过1/3~1/2时,固定引流管接引流器,术后将尿激酶5万U+生理盐水混合为5 mL后经血肿腔注射,持续夹管3 h再开放,术后按时给予头颅CT复查,据此确定尿激酶的用量以及给药次数。
1.3评估项目
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住院费用4项手术指标,同时评估两组的手术疗效[3]:①治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对日常生活无影响;②显效:患者术后有轻度残疾以及神经功能障碍,但生活基本可自理;③有效:患者术后有意识障碍以及重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④无效:患者术后病情无变化,成为植物状态或病死。手术总有效率=(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中的卡方与t对课题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做检验,以(%)与(±s)的方式描述输出结果,P<0.05提示课题研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组与B组手术疗效的记录结果
B组手术总有效率对比A组的手术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A组与B组其他手术指标的记录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指标上均明显占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既往临床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出血过程仅20~30 min,而颅内水肿所致颅内压增高才是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4]。但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颅脑CT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出血,该时间可持续6~24 h[5]。早期的手术处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传统开颅手术的操作较耗时、风险较大,在对血肿的清除过程中易发生大脑功能损伤[6]。
微创穿刺引流术是近年临床处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另一种有效手段,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其更符合现代外科学倡导的微创理念,术中可尽量减少暴露脑实质,能够进一步防止损害脑周围血管以及组织[7],并且微创穿刺引流术还具有操作用时短、并发症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局麻下进行穿刺引流,相对也更适用于某些心肺功能较差或较高龄的患者[8]。
此次研究中,我们发现B组经微创穿刺引流术处理后,患者可取得较A组更高的手术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3.8%,同时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方面,B组也较占优势,与上述文献看法大致相同,说明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是可行的,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加理想的手术处理效果;在住院费用上,B组较A组有明显减少,说明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此外有研究认为还可能出现血肿清除不彻底、降颅内压效果不明显等问题[8],对此则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有确切的疗效,并且手术用时短、术后恢复快,费用相对低,基本不受患者年龄以及所患基础疾病的影响,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Wang GQ,Li SQ,Huang YH,et al.Can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drainage for hypertensive spontaneous Basal Ganglia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mprove patient outcome:a 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comparative study[J].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2014,1(1):1-12.
[2]何裕超,杨松,杨远维,等.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附80例报道)[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6,15(6):48-49.
[3]李辉雄,苏新雄.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62-63.
[4]李明,綦斌,左程,等.超高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35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0):2609-2610.
[5]李海霞.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2):76-77.
[6]Guo-Qiang Wang,Shi-Qiang Li,Wei-Wei Zhang,et al.Th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drainage on the prognosis of spontaneous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J].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2014,1(1):19-31.
[7]艾子敏.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94-96.
[8]赵永田,陈辉,李宇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4):1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