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图文结合宣教法在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3 09:43: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图文结合宣教法在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1日至31日的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改进组,每组30例。传统组于术前一日下午携带传统术前访视单,口头介绍手术患者术前须知。改进组采用图文结合宣教法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前后的血压、心率波动情况,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后的血压、心率波动情况及心理状态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手术室的满意度亦有差异。结论图文结合宣教法术前访视,利于护患沟通交流,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术前访视;图文结合宣教;手术室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余金美.图文结合宣教法在手术室术前访视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372-373.

0引言

2005年我科对大手术、新手术等部分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此种术前访视内容简单,方法单一、抽象,只以口头介绍的方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2018年8月,改进术前访视方法,变传统单一的术前访视为图文结合宣教法的术前访视,临床达到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8月1日-31日择期手术60例,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

 
1.2方法

1.2.1图文结合宣教图册的设计:传统术前访视从当初沿用至今从未修改,内容简单。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传统术前访视已不能适应现代手术的需求。根据我院手术特点,设计术前访视图册。将手术间的环境、手术及麻醉体位、仪器设备等相关物品拍成图片,按照专科进行归类排版制成word文档配上文字说明;将患者进入手术室的路线拍成图片,从患者进手术室第一道门,到最后进入手术间,配上文字及箭头标识,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流程;在传统术前访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术前访视内容,如病员服的要求,腕带的佩戴,女性病人月经期手术安排处理,男性病人戒烟等,另外有关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事项等亦做相应交待。最后将所有的文档打印出来放入文件夹制成术前宣教图册。

1.2.2患者纳入标准:择期手术,行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无高血压、心脏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无精神疾病病史,年龄在18岁以上,自愿参加,沟通无障碍的手术患者。

1.2.3访视人员标准: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储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擅于倾听,热心与患者交谈的人员参与,一般由专科组长等高年资的护士担任。

1.2.4访视流程

1.2.4.1传统组。巡回护士于术前一日下午携带传统手术患者术前须知,向患者口头交代禁食、禁水等术前准备情况。

1.2.4.2改进组。巡回护士于术前一日下午携带术前访视图册到病区。首先查阅病历,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至患者床旁,向患者交待术前各项准备及注意事项,图片介绍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流程,特殊手术体位的患者可结合图册上的手术体位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练习。根据患者情况,对年纪轻、理解力强的患者可以让其自己翻看图册以了解仪器设备及其他相关情况,必要时护士可以一旁适度讲解。对年纪较大的患者,可以在患者翻看图册的同时,结合图册进行讲解,帮助患者理解,增加患者感官刺激和感性认识,使患者全面、直观、形象的了解手术间环境。在此过程中注意认真回答患者的提问,有针对性的解答,排除患者的疑虑。

1.2.5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征求各级护理人员的意见,结合“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体系”[1],从手术室环境、护士责任感、技术操作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共同制定出“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12项评价指标,统计患者术后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1.3.1收缩压、心率、心理状态:将患者入手术室后第一次测得的血压、心率与患者住院时的基础血压、心率进行比较,观察患者入室前后的收缩压、心率变化,收缩压升高超过20 mmHg,心率升高超过10次/min为异常波动;根据患者的个人感受,评定自己入室后的心理反应,及由此变化下的心理状态,不紧张为心理状态正常,紧张或较紧张为心理状态异常。

1.3.2患者满意度:术后安排第三方人员于患者术后、出院前发放“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以提高满意度的可信度。12项评价指标,三级计分法:满意(100分)、一般(80分)、不满意(50分),将每项得分汇总,除以满分,得出个人满意度。≥90分为满意,80-89分为较满意,<80分为不满意。统计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的结果。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收缩压、心率波动情况及心理状态变化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传统组发出满意度调查表30份,收回29份,满意度72.4%;改进组发出调查表30份,收回30份,满意度96.6%。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3.1术前访视的重要性。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日常工作,“护士说病人听”的被动型模式。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收缩压、职责所在[2]。现阶段医疗环境下很多患者对医务人员有误解、偏见,医患、护患关系紧张,多数是由于沟通过程中缺乏耐心,不细致,不到位所致,造成患者误解,甚至投诉[3]。临床上很多护理人员亦不重视,认为只要把术中手术配合做好就行,忽略了心理状态对人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改进术前访视方法,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势在必行。

3.2图文结合宣教法

3.2.1内容全面:传统的术前访视内容简单,已不能适应现代手术需要。本研究通过完善术前访视内容,交待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介绍术中简要流程及告诉患者如何配合完成手术,内容全面、详细。

3.2.2形象直观:传统术前访视方法单一、笼统模糊,以口头介绍为主,而语言沟通随意性大,受访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工作能力、沟通技巧及语速、语音、语调的影响,同时也受患者的理解力、接受力、听力的影响,尤其是年老患者,听力差,反应慢。新访视方法采取口头介绍与图册展示双重途径,形象直观,术前就将手术间环境、入室流程、术中体位等诸多信息全面直观地展现在患者面前,让患者提前熟悉手术场景,接受感官刺激,慢慢接受适应,做好较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减轻因突然进入陌生环境而导致的应激反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可选择自己观看或护士讲解。改变以前心率波动及心理状态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结合图册宣教法进行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4],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翔宇,谌永毅,周钰娟,等.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8-21.
[2]陈丁,李建珍.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体验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2016(8):86-88.
[3]张宁.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4,12(15):1429-1430.
[4]彭凤韵,申昌连,陈碧舒,等.彩色图文术前访视手册在手术室医护联合访视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8):1524-15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7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