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讨牙周炎患者使用替硝唑局部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牙周炎患者做研究分析,并根据替硝唑给药途径的不同分组,a组(n=49)接受替硝唑口服治疗,B组(n=49)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对a、B组的治疗成效进行评估。结果B组用药后的疗效较a组显著提升,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较a组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用药副反应统计结果基本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炎患者使用替硝唑局部治疗,整体效果较口服给药理想,并且不影响用药安全性,值得推荐。
关键词:牙周炎;替硝唑;临床疗效;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倪振鑫.探讨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30,133.
0引言
牙周炎是一种对牙龈、牙周组织有明显破坏性的口腔疾病,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时达高峰[1]。在临床上通常有疼痛肿胀、牙周溢脓、咀嚼功能减退等症状表现,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替硝唑作为硝基咪唑类药物之一,对该慢性口腔疾病有较好的治愈效果,但具体给药途径尚有争议[2-3]。本文中,我院采取局部给药、口服给药2种途径使用替硝唑,旨在寻求一种更适合的替硝唑给药途径,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此次98例牙周炎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疗,根据牙周症状、X线摄片等检查明确诊断,且患者及家属已在研究相关文件上签字,无伴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药物过敏体质、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等情况。其中有50例为男性,有48例为女性,年龄24~63岁,平均(36.8±5.9)岁。按照替硝唑给药途径的不同分组,A组与B组各49例,通过SPSS 20.0软件对A、B组间的基线资料做处理,P>0.05,适合做统计学研究。
1.2方法
两组均在局部冲洗、排净脓水等情况下接受替硝唑治疗,其中A组以口服方式给药,每次2片(0.5 g/片),每天1次,持续用药7 d。B组以局部用药方式使用替硝唑,将明胶海绵浸于10%替硝唑蒸馏水混悬液中,片刻后取出置于牙周袋处,用药期间严禁用力食饮,每2 d用药1次,持续用药7 d。
1.3评估项目
记录两组的牙龈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并统计发生用药副反应的概率。临床疗效:①痊愈:无局部疼痛、肿胀及口臭等症状,龈炎消退,且咀嚼功能恢复正常;②显效:基本无局部疼痛、肿胀及口臭等症状,龈炎基本消退,且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③好转:有一定程度的疼痛、肿胀等症状,龈炎略有缓解,咀嚼硬物时有明显痛感;④无效:与用药前相比基本无变化,甚至加重[4]。
1.4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中的卡方与t对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做检验,以(%)与(±s)的方式表示,P<0.05提示研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B组的临床疗效、牙龈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记录结果
B组用药后的疗效较A组显著提升,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较A组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A、B组的用药副反应统计结果
两组的用药副反应统计结果基本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牙周炎是现代人们的常见口腔疾病之一,其起因多与厌氧菌感染、菌斑形成、局部刺激以及牙结石等因素有关[5]。在该类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炎症因子不断从牙龈浅层向深层组织扩散,久之可累及牙周膜、牙骨质等部位,并最终导致牙周炎的发生。替硝唑是一种新型硝基咪唑类药物,其对多种牙周致病菌(如厌氧菌、梭形杆菌、产黑色素螺杆菌等)均有强效的抑制作用,能够通过干扰该类致病菌DNA的合成,达到抑菌、灭菌的目的。但替硝唑给药途径不同,发挥的药效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关研究认为,口服替硝唑对牙周炎的治疗虽有确切效果,但大量口服有损害肝功能的风险[6]。李绍春等[7]研究发现,对牙周炎患者使用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局部药物浓度较高,持续作用时间较长,相对口服给药更利于灭杀病菌。此外,局部给药的药量也较小,某种程度上也可避免影响患者的耐受性,减少副反应的发生[8]。
此次通过对98例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发现B组用药后的疗效更高,总有效率达到93.88%,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相对A组降低均更明显,而且该过程并不会增加药物副反应的发生,局部使用替硝唑治疗无论在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均较理想,与上述研究看法大致吻合。
综上所述,对牙周炎患者使用替硝唑局部治疗,整体效果较口服给药理想,并且不影响用药安全性,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曹采方.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
[2]贺娟.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69-70.
[3]王靖.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57例牙周炎疗效及其安全性探讨[J].医药与保健,2014,10(11):71.
[4]邵鑫,李亮.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165.
[5]张国锋.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2):130-131.
[6]茅彩华.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22.
[7]李绍春,李艳莉.探讨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9):36-37.
[8]李吉海,李春晖,曹正国.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4):276-2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