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究和分析中医对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治疗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1 16:43: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对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应用中医治疗手段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取本院2018~2019年收治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为分析对象,共有120例,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案将其每组60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应常规急性期脑梗死西医对症治疗、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评价以归纳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急性中风病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NIHSS(神经功能缺损情况)、Barthel指标进行评估,提示均有改善而联合组患者数据具备显著优越性(P<0.05);评估疗程后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可考虑在常规对症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味,能够更全面有效的改善相关指标变化,缓解症状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中风病急性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马天翼.探究和分析中医对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治疗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12,215.

0引言

脑梗死在中医理论中可被归类为中风病范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已经处于一个深入状态,所带来的影响也开始在各个领域中浮现,老年人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1],在老年人各种常见疾病中脑卒中的威胁程度更高,且近年来脑梗死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致残致死率极高。常用中风病急性期西医治疗手段虽然已经形成体系并逐渐成熟,但是对于患者康复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本院近年在中医方面探寻辅助治疗手段,最终采取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方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8~2019年收治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为分析对象,共有120例。患者中男性73例,女性47例;年龄在50~80岁,平均为(67.1±4.8)岁。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与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相符合[2];②与中医中风病诊断内容相符合并在辨证后确认为痰瘀阻络型;③抢救成功并处于恢复期。

排除标准:①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脑出血;③为外伤性脑出血;④合并精神疾病或者交流障碍[3];⑤存在重症感染。

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案将其每组60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完成分组后对组间相关数据分布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进行处理分析,提示P>0.05,可做对比。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控制颅内压、钙离子拮抗剂、营养支持等,根据患者病史对血压进行合理调整,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预防感染。应用依达拉奉,剂量为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溶入100 mL生理盐水(0.9%)中,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用药。

1.2.2联合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药材组成如下:红花与桃仁各6 g,当归15 g,石菖蒲、地龙、赤芍、水蛭各10 g,川芎30 g,丹参20 g,黄芪60 g。对于语言障碍患者加入远志、郁金;对口眼不正患者加入僵蚕、白附子;对便秘患者加入郁李仁、火麻仁、肉苁蓉;对小便失禁患者加入山萸肉、五味子。每天1剂,水煎煮,早晚服用。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NIHSS(神经功能缺损情况)、Barthel指标进行评估[4-5],前者评价所得分数越低提示恢复越好,后者评价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恢复越好。

1.3.2临床疗效

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对其神经功能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检测,提示疗程后患者的NIHSS评分有所减少,幅度超过91%,判定为基本痊愈;在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减少且幅度在46%~90%,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减少且幅度在15%~18%,判定为有效;未能满足上述相关疗效标准,判定为无效[6]。

1.4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将纳入研究患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进行分类、编号及统计,将得到临床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两组独立,正态,方差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临床指标


两项临床指标比较后提示经治疗干预下均有改善而联合组患者数据具备显著优越性(P<0.05),详情请见表1。


\

 
2.2临床疗效

评估疗程后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请见表2。

\

 
3讨论

在中医理论中将忽然昏厥、半身偏瘫、语言障碍、口舌歪斜等临床主要症状疾病归纳到中风范畴中,有起病急以及恶化快等特点。中风病的证候特征在于由排除血溢脑脉、脑脉痹阻之外的原因所引发的脑髓神机受损情况。医疗抢救手段的提升以及人们对脑卒中警惕性增加,使得脑梗死患者基本可以抢救成功,但接近90%比例患者在进入恢复期时会留下如偏瘫、失语等后遗症[7],对脑梗死患者西医临床主要应用抗凝、降压、营养神经、脑细胞保护、调脂等综合手段进行改善,但整体调整幅度却不如人意。

在中医理论中将脑梗死归纳在“中风”范畴内,在各类中医辨证分型中以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从病灶所在位置角度而言,中风病灶所在为脑部,和神经之间有直接联系,在《内经》当中指出中风的发病机制“气血并逆于上”,脑部是藏在透露当中,上至百会,下至风府,而痰、瘀两者均是当前引发各种老年性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痰瘀互结可能引发各种临床疾病[8]。

补阳还五汤是中医对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剂。现代医学认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循环,提升脑血流量,对血流动力学有突出的改善作用,提高神经元对于缺血状态的耐受性,加快血管新生。在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可知联合治疗患者病情改善效果和生活质量提升幅度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案患者。

综上所述,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可考虑在常规对症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味,能够更全面有效地改善相关指标变化,缓解症状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国兰,李保玺,李文进,等.补阳还五汤联合川芎嗪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的改善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6(3):253-255.
[2]刘作印.针刺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恢复期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0):102-103.
[3]Wu W,Guan Y,Xu K,et al.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Predict the Risk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Lesions[J].Molecular Neurobiology,2016,53(4):2510-2517.
[4]吴湘江,徐文伟,陈雄.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0):7-9.
[5]王新军.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4):39-40.
[6]Zhao JH,Xu YM,Xing HX,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gene polymorphis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J].Genetics&Molecular Research,2016,14(4):19418-19424.
[7]朱兆武,朱瑞增.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3):300.
[8]邹文卫,蒋敏,赵颖,等.补阳还五汤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5):65-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